-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当前腐败案件特点分析
当前腐败案件的特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腐败分子为规避被惩治和逃脱法律责任,不断变换腐败形式,腐败案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向。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贯彻落实,深化党的作风建设,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落实中央要求,加大腐败案件查办力度,必须科学研判反腐败形势,正确把握新时期腐败案件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案件查办规律。因此,客观总结分析当前腐败案件的特点,更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腐败的群体化特点
腐败的群体化,是近年来腐败案件发生的突出特点,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随着中央纪委查办的李春城、李崇喜、郭永祥等人重大腐败案情的披露,显示出腐败的群体化已经向腐败集团发展的倾向。腐败的群体化严重危害政治生态,严重损害党委政府执政形象,必须及时遏制。析而言之,腐败的群体化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地区群体化腐败。《大学》有言,“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我们在案件查办中发现,一个地方的腐败案件的发生也是这样。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一名地方主官是否能够廉洁从政,必然影响一方党风政风。一个腐败的地方主官往往带出一批腐败的下属,打下一只大老虎,必然有一批小老虎同时应声倒下。如中央纪委查办的某地党委主要领导严重违纪案,几乎涉及当地县(市)区及市直机关大多数主要领导干部,有群众评论“是当地政坛的一次地震”。又如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伦的落马牵出腐败窝案、东北原沈阳市长慕遂新案、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案,都波及当地多名党政干部、一大批商界人士。二是单位群体化腐败。主要表现在一些所谓的权力部门、垄断行业,其实质是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权益个人化。把国家公权力化为小群体、个人谋取私利的手段。如在轰动一时的郑州房妹系列案件调查中,我们发现该案涉及的房地产管理、城乡建设规划等职能部门,从局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到具体办事人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利用职权接受开发商利益问题。又如湖南省在查办耒阳市矿产品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违纪案件中,发现该单位770多名干部职工中竟有超过百人涉嫌贪污受贿,55人被立案调查。从主任罗煦龙到8名副主任、党组成员,以及下属各站点站长、班长,几乎所有高、中层干部都“全军覆没”。三是家庭性群体腐败。腐败官员往往不仅带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党风政风,更带坏了家风。这些领导干部在位时,讲究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方面大肆安排家人亲友进入所辖单位任职,一方面利用职权为亲友“经商”谋取竞争优势、额外利益,甚至与特别关系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共同受贿。一荣俱荣,必然一损俱损,忽啦啦大厦倾,一人倒下,一家犯事。近年来,被查贪官背后的“腐败家庭”现象非常普遍,李嘉廷、王怀忠、马德等贪官的查处都伴随其配偶的获罪,最让人深思的莫过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原书记马德在审判结束后对其妻子田雅芝说的一句话:“我的手铐有你的一半”。
二、腐败的多发化特点
中央对反腐败形势的总体判断是“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当前仍然处于腐败的高发、多发阶段。近年来的案件查办实践中腐败的多发化倾向,进一步印证了这个判断。具体来讲:一是腐败官员年龄分布看呈现多发化。《财经》杂志2010年第22期曾刊文分析了1987-2010年来120名省部级高官的腐败样本。就年龄阶段看,在这些高官中既有意气风发的中年,又有垂垂老矣的暮年,更有朝气蓬勃、少年得志的新任公务员。可以说,原来所谓的“59岁现象”、“35岁现象”都已经失去了代表性,这进一步说明,腐败只和权力有必然联系,和官员年龄已经没有必然联系。二是腐败问题涉及罪名多发。就罪名而言,既有常见的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也有鲜见的爆炸罪(如济南市人大段玉和案)、重婚罪(如国家统计局邱晓华案)等。三是腐败领导干部职级多发。腐败逐步呈现由中高层向基层渗透,由领导干部向非领导干部渗透的趋势。从近年来查办案件来看,既有科级、处级干部,又有厅级、部级干部,近年来,陈良宇案、薄熙来案等中央政治局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的查办,证明即使身处政治局委员高位,同样存在腐败的风险。更进一步讲,如果放弃世界观改造、放弃权力公器的基本原则,即使更高层次的领导干部,也不能完全避免走向腐败的道路。四是腐败涉及领域多发。从地域上看,腐败没有明显的内地与沿海之分,30个省级行政区除西藏外目前无一没有发现省部级干部腐败案件。从行业上看,不管是党委、政府等权力部门中的领导干部,还是学校、协会等传统认识中的清水衙门单位领导干部,甚至我们的钢铁长城——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如总后谷俊山案)也出现了大老虎,可以说,不分党政军,无论工青妇,腐败在领域上呈全面多发之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