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本质
门源民俗精粹
古老的民间社火
门源活跃着很多支社火队,但比较古朴的当数上西滩、沙沟梁、泉沟台、大沟脑等社火队。社火文化源于远古图腾崇拜,脱胎于后来的神灵祭祀,流传至今,仍保留着它独具的神秘特色和文化魅力。社火的一切服饰用具,平时保存于村庙家祠,香火供奉,春节出演要进行祷告。缘于这样的文化内涵,社火古往今来与一切时尚的新文化并行,却又顽强地保持着远古遗风的民间品格和独具一格的生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火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充分展现着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内心喜悦。农民们扮演各种人物,踩着锣鼓点,手持扇子或牛尾弹子起舞,形式谐趣活泼。民间社火崇尚天人和谐和原始古朴,不刻意编排,不求精巧细腻,不强求文雅,情节表达通俗,通过舞、扭、唱、说、做等表现形式,内容雅俗共赏、丰富多彩而受到了群众深深的喜爱。
民风浓郁的边麻掌眉户戏
边麻掌村古老的乡戏在庄稼人的心中扎了根,这些岁月磨砺的民间艺术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石,成为了门源地区农民在农闲喜庆日子里的一道精神聚餐。边麻掌村是一个自然村,属门源县西滩乡。这个村的眉户戏是民国时期从本省的大通、互助等地区传进来的。近百年来,以师徒、父子相传的形式在西滩乡的边麻掌村延续。村里人痴迷眉户戏,人人都能喊两嗓子。他们忙时务农,闲暇排练,无道具自己动手制作,无服装借用家人的衣服,怀着对戏剧的深深依恋,经过精心的排练在每年的正月过大年时走村演出。艺人们充分利用眉户戏将一般大戏剧本的部分唱词加以调整修改就可以上演的特点,又大量融入地方曲子和典故,吸收其艺术营养,排练演出了《窦娥冤》、《秦香莲》等大型本戏和《九件衣》、《柜中缘》等折子戏,以及表现民间故事、社会风俗和现实生活的短剧目,使眉户音乐的调式更加丰富、新鲜、优美,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曲调风格和特色。
雅俗共赏的皮影戏
踩台的影子,压台的戏,影子即皮影戏,意思是说刚开演的皮影戏最精彩。相传,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亡故,汉武帝思念而病,宫中有个叫少翁的人,用白纸剪成李氏人形,放在灯前投影到帷幕上。武帝看后,如见李氏,渐渐病好,从此皮影戏在民间慢慢流传开始来。门源的皮影戏在明末清初时传入,是一种以板腔体为主说唱结合的一种地方戏,“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是皮影戏真实写照,道具主要是“皮娃娃”、“亮子”(影幕)、灯盏(光源)等,乐器有四胡、三弦、曲笛、唢呐、长杆喇叭、小战鼓、干鼓、大钩锣、小锣、钐子、铰子、梆子、盏儿等。演唱者名叫“把式”,生、净、丑、旦、打、念、唱、做,均由他一人承担。演奏者由名叫“上手”、“中手”、“下手”及敲梆子的“梆手”四人组成,分别操作管弦打击乐器,以及在“帮腔”时“喊段儿”。皮影戏演唱的唱腔丰富多彩,演奏的曲牌典雅动听,演唱的内容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每年春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传统喜庆节日期间,当地民间以演唱皮影戏来表达人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庄稼人喜欢的大红大绿神奇地赋予了皮影道具生动的灵气,把忠义豪侠的精气神传播到每个观者的心里去,演出场院往往观众爆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电视机进入家庭后,这种曾经受宠的皮影戏被冷落了。
秀而不拘的回族宴席曲
回族是个继承了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门源回族的民间艺术传承也十分丰富,其宴席曲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地回族把结婚办喜事称为“吃宴席”,专门在婚宴或其它喜庆场合演唱的曲子叫宴席曲,也叫“菜曲儿”。演唱宴席曲运用的是委婉、细腻、活泼、优美等声腔,有时竟至哀婉凄切。演唱时一般不要乐器伴奏,全凭丰富的声音、表情,载歌载舞,伴有舞蹈动作取得感人的效果。其动作特点常与回族的劳动、生活、习俗相关联,舞时手臂动的特点恰似蝴蝶飞舞、凤凰展翅、美而不俗;腿部柔韧地屈伸,似放牧人赶着羊群在云中走,动作起伏稳重,柔中有韧、潇洒自如、头部碎摇和敏捷地摆动、眼神配合巧妙。宴席曲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优美朴素,人们参加回族的婚礼,喜庆伊斯兰节日,或在回族同胞家中做客,常常会听到优美的回族宴席曲。门源回族宴席曲演出以泉口镇窑洞庄村安宝龙表演的最为著名,从演唱风格和内容可分为五类,包括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等共计八十多种,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是全景式表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是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资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民间艺术,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生态的回族妇女口弦
世代生活在浩门河两岸的回族妇女中,长期流传着一种小巧玲珑的原生态乐器--口弦。口弦分铁制、竹制两种,制作工艺精巧、都有一个带柄短剑似的微型琴体和一个细长的簧舌组成,竹制的还有一根长长的线绳,演奏者在演奏时左手持琴首,双唇半含部分琴体和簧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VIP
- 第九版儿科学配套课件-6.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ppt VIP
- T_CACM 1601-2024 笑病中医诊疗指南.docx VIP
- 矿山三级(二级)矿量管理办法.doc VIP
- T_CACM 1583-2024 百合病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 趣味生物知识竞赛100选择题附答案.pdf VIP
- T_CACM 1584-2024 卑惵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 2025年第二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所属单位内部遴选及选聘8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T_CACM 1585-2024 产后神志异常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