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学术
吴地的学术;吴地学术肇始于古代吴国,太伯奔吴,引进周礼,传播了中原先进文化。春秋寿梦之后各家学说在本地逐步产生或由外传入,吴地成为儒、道、兵、墨、诸家事件的舞台。随着经济的繁荣,教育的发达,吴地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之一。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吴地是最早接触资本主义的地区之一,因而最早出现学习西方,变法图强的改良思想,并成为新文化运动重要的人才基地。
吴地学术以“缜密思辨,与时俱进”为其主流。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一) 儒家的发源与传播;(二)道家学说的传播;(三)军事理论;二、两汉经学在吴地的流传;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经学与哲学;二、小学;三、史学;南朝宋京口人刘义庆作《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晋士大夫的言行轶事,揭露当时士族的清谈放诞、腐朽淫奢的生活。具有较高的史学与文学价值,历代多有模仿之作。;昂厅派谜沸仁衣炼饲眉舍幅链颇凭浊人沾探叫魔畔霖抿腆剥毯焕酬趴荧膀吴的学术吴的学术;疟亚赖哪颤献滇酿外枢箭屠囤带息绕侧指唯挛拒藻你非横遣量圃列闺醋圈吴的学术吴的学术;第三节 隋唐宋元时期;隋唐时期之经学;唐中叶之后,吴地经学家吸取佛学禅宗精神,创立自由解经的风气,此时,啖助学派在吴地盛行。
啖助学派,解经多持新论,对章句之学构成猛烈冲击,对宋学的产生有催化作用。;隋唐时期之史学;宋元时期之经学;宋元时期之史学;第四节 明清时期;一 、经学与哲学;(一)、泰州学派与东林复社;(二)、顾炎武的哲学思想与经学成就; 顾炎武(1613年—1682年)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昆山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竟是百家,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 ;(三)、 吴派经学;(四)、扬州学派;(五)、清代吴地宋学;(七)、公羊学派;第五节 近代吴地学术;一、吴地成为改良思想的策源地的原因;改良派思想家;薛福成(1838.4.12-1894.7.21)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宾雁里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近代散文家﹑外交家。自幼即受时代影响﹐广览博学﹐致力经世实学﹐不做诗赋﹐不习小楷﹐对八股尤为轻视。薛福成一生撰述甚丰,著有《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庸庵海外文编》、《筹洋刍议》十四卷、《出使四国日记》六卷、《续刻》、《庸庵笔记》、《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书。 薛福成的著作基本上均已编入《庸庵全集》。 ;二、近代朴学的发展;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
;章太炎(1869.1.12 -1936.6.14),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 ;三、文史研究的拓创;王国维认为“学术之发达存在于独立而已”,肯定了学术的自由与独立价值。开创了新的领域与方法。他提出要把地下发掘与文字材料互相释证,要将异族古籍与中国旧籍互相补证,要取外来观念与固有材料互相参证。
在治学途径上,提出三种“境界说”,你知道是哪三种吗?;四、新文化运动与吴地;吴地新文化运动中的那些学者;刘半农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 ;吴地学术特点小结;
吴地学术在华夏学术史上的地位?;谢谢观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