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7均衡所得决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17均衡所得决定.ppt

學習目標 知道古典學派如何決定均衡所得 瞭解古典模型的市場結清 瞭解簡單凱恩斯模型的內涵 明瞭預擬投資與實現投資的差別與影響 學習目標 瞭解乘數效果 瞭解加入政府部門的簡單凱恩斯模型 知道何謂節儉的矛盾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勞動市場之勞動供給 家計單位 i 的效用函數 Ui (Ci, 24 ? Li) L 為家計單位的勞動時間,休閒時間則可計為 24 ? Li ;P 與 W 分別表示商品價格與名目工資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家計單位的總消費在沒有儲蓄的假設下必須等於勞動所得 (W ? Li) 與非勞動所得 ( Ai) 之和 P ? Ci = W ? Li + Ai 最適勞動時間 Li* = L (W/P, Ai) 最適消費數量 Ci* = C (W/P, Ai)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假設非勞動所得為 1,將所有家計單位最適的勞動時間水平加總,可得勞動市場中的勞動供給函數 SL = ? Li* = SL (W/P) 實質工率愈高,勞動供給的數量愈多,勞動市場的供給函數為一正斜率的曲線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勞動市場勞動供給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勞動市場之勞動需求 一典型廠商 j 的生產函數為 qj = f (nj) 面對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與產品市場,廠商的利潤函數為 ?j = P · f (nj) ? W · nj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勞動投入與產出關係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勞動市場之勞動需求 廠商利潤極大的最適勞動投入 nj* = n (W/P) 勞動市場的勞動需求函數 DL = ? nj* = DL (W/P)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勞動市場勞動需求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勞動市場均衡 當勞動市場中勞動供給等於勞動需求時,勞動市場即達到均衡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勞動超額供給(excess supply) 實質工資高於均衡實質工資 ,勞動市場出現失業的現象 勞動超額需求(excess demand) 實質工資低於均衡實質工資 ,勞動市場出現缺工的現象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均衡所得決定 總生產函數(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APF)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假設資本存量與生產技術固定不變 F’(L) 0 表示勞動的邊際產出為正 F”(L) 0 表示勞動的邊際產出隨勞動投入的增加而遞減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當物價與名目工資可以充分調整時,勞動市場始終維持著充分就業下,生產出充分就業下的國民所得,也就等於潛能產出 Yf = F(L*)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總生產函數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總供給(aggregate supply)曲線 是一條垂直線,表示經濟體系的產出水準永遠是充分就業下的潛能產出 充分就業的產出水準不一定與經濟體系潛能產出水準相同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古典學派的總供給曲線(aggregate supply)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貨幣數量學說與賽伊法則 費雪交易方程式(Fisher equation of exchange) 主要描述的是貨幣數量、物價與產出水準間的關係 MV = PY = 名目 GDP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貨幣的流通速度 V 與實質產出 Y 為常數,P 與 M 將呈同方向且等比例變動 古典學派認為物價的變動只受貨幣供給改變影響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劍橋方程式(Cambridge equation) 所強調的是貨幣需求的功能;認為貨幣除了交易的功能之外,也具有價值儲存的功能 MD = kPY k 為持有現金的餘額占其所得的平均比例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劍橋賽伊法則(Says Law) 是指供給可以創造本身的需求,亦即只要有生產就會有人購買 在充分就業下古典學派的總需求會等於總合供給 貨幣供給的變動只會造成物價的變動,對於實質產出不會有影響 17.1 古典學派總體均衡模型 古典學派物價、均衡所得與貨幣數量的關係 17.2 古典模型的市場結清 S = I + (G – T) 依據古典學派的觀點中,私人部門的儲蓄形成可貸資金(loanable funds)的供給,私部門的計畫性投資與政府赤字則形成可貸資金的需求 17.2 古典模型的市場結清 可貸資金市場處於均衡狀態,由可貸資金之供需均衡即可決定實質利率水準 投資與實質利率水準呈反向關係 17.2 古典模型的市場結清 可貸資金市場均衡 17.2 古典模型的市場結清 在古典模型的架構下不考慮國外部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