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胜古蹟-後壁国中
後壁鄉名勝古蹟 :
黃家古厝後壁火車站附近,有一幢聞名全省的巨屋黃厝,位於後壁村四O號,是一幢全省現存少數的四合院房屋。屋舍古色古香,左右兩邊還有兩排的外護,門前闢為西式花園,結構雄偉,頗為壯觀,被列為臺南縣的一級古蹟,每天都有不少人前往參觀,中央及省府有意保存該古厝,很有可能升級列管。
這間巨屋,建造於民國十三年,經過兩年才落成,其木彫刻之精巧,頗負盛名。門廳上橫寫著:「紫雲衍派」四個大字,正廳上懸有一匾,橫書:「肯構肯堂」四字,主要對聯:
度量當心周而不比,權衡在於得乎中庸。
東平王格言為善最樂,司馬公家訓積德當先。
常棣樹榮性歸友愛,紫荊花茂瑞兆人和。
一這幢巨屋可以表現出日治時期臺胞眷念祖國,處處建造富有中土氣味的住宅。
菁寮黃家古厝建於1928年,立面為仿文藝復興式,後屋身為閩南式建築,外觀文藝氣息濃厚,為一座融合傳統與西洋風格的建築物,一般人稱做「西洋樓仔」。「西洋樓仔」立面屬二落正身五間起,兩側對稱。正面有雙柱式造形及洗石子的山形牆,牆額上有雙排文字,上為黃氏堂號「紫雲荔園衍派」,其下「AD1928」為西年的建築時間,「JD2588」是日皇年代,而「Shinj Yun Kow.」則係黃氏店號「黃振順」之意。兩側間則都是八角凸出式廳堂,側間正面也作山形牆,後側則是形式較簡約的欄杆。屋之後面亦作山牆形,其上書寫黃姓祖籍「江夏」菁寮 聖十字架堂 「後菁寮聖十字架堂」,座落於後壁鄉菁寮國小斜對面,隸屬「聖方濟各教會」一系,民國五十五年(一九五六)以「十字聖號」在本地傳教,而這座帶有德國傳統教堂或城堡神秘氣氛的教堂,則建於一九六○年。
教堂的設計人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hm),德國人,國際級建築設計師,一九八六年榮獲建築最高榮譽的桂冠——普立茲獎,普立茲獎被喻為建築的諾貝爾獎,更讓我興奮的是,波姆第一件國外作品,竟落在台南縣純樸的後壁鄉後菁寮。
從建築外觀來看後菁寮天主教堂,造型獨特,「包覆鋁皮的銀色陡峭角錐尖頂,直入天空,與傳統紅牆紅瓦,低矮樸素的街屋及合院民宅,形成強烈的對比,且成為當地明顯的地標」。
教堂分為四部份:鐘樓、洗禮堂、聖殿、聖體宮,都是陡峭角錐尖頂造型,四個頂尖處各有一代表性的飾物:雞、鴿子、十字架、皇冠。整座教堂的主要結構方面,以清水混凝土為主,而內部的處理更展現流動開放的空間效果,深紅色的細格子落地木門窗、木格子高窗、不規則紋樣的小塊花玻璃……,有人說這座教堂頗具法國、德國教堂風味。
後壁車站後壁車站是台鐵在後壁鄉境唯一停留的一站,俗稱後壁車頭,在臺鐵縱貫線屬於三級車站。
後壁車站建於明治三十五年(1902),當時車站附近是一片荒野,罕無人跡;後來黃冬(黃坤虎父親)兄弟在此共同經營「黃振興合資會社」,召僱海口人來此耕作後,逐漸形成一個新村落,人稱車頭村,之後車站附近逐漸成為後壁鄉的區為中心。
民國三十年,嘉南地區發生大地震,後壁車站因而傾斜,經過兩年改建,成為現有的樣式,牆身仍為木造,作魚鱗板狀,基座為洗石子。民國九十二年七月,台南縣政府在後壁車站前廣場進行景觀美化工程,車站又呈現新的風貌。
後菁寮阮宅
阮宅古厝近三十七坪,原是嘉義縣鹿草鄉頂潭村林姓 望族的祖厝,之後林家家道中落,就賣予後壁許遷,許遷運用拆遷技術,將宅第搬遷至後菁寮現址。後來許家亦式微,又轉賣與阮謙,聽說所花的錢在當時可以購買三甲良田。民國四十八年阮謙過世,這棟古厝連同中藥舖就由其六子阮齊繼承,即今屋主。
阮宅為木造閣樓式建築,全屬大陸福杉,立面是三間起街屋店舖形態。 宅第完全由精密切割的木材榫接而成,未見一釘一鉚。兩側原為木板的條窗,現改成玻璃窗,門楣上掛有「金德興」店號,是民國十四年書法家「景塘」的墨寶;其下的八卦形門印,各有松、鶴和竹、鹿的浮雕,分別意寓松鶴延年和竹鹿長青。
屋內可看見木造閣樓,原是臥房,後來改設為棧間(倉庫)。室內右半邊為阮家家傳中藥舖,黝黑的藥櫃與櫃台,異常珍稀。由於宅第古樸,常有電視劇來借景拍戲, 如早期公視的「春花夢露」、中視的「金色夜叉」等等,最近大愛電視台也來曾來借景拍片。
中藥舖後還有一座院落,這是民國二十四年前後阮謙所建,屬正身五間起的傳統建築,目的是屋主生活起居之地。
烏樹林糖廠烏樹林糖廠創設於 日治時期的明治四十三年〔1910〕,到了昭和二年〔1927〕,烏樹林製糖所出售給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民國三十五年五月,政府成立了台灣糖業有限公司,烏樹林糖廠歸設於麻豆總爺的第三區分公司所管。民國三十九年七月,台糖撤銷分公司制度,實施總廠制,這時烏樹林糖廠才改由新營總廠所管。
到了民國六、七十年代,國際糖價迅速下滑,加上南部農民因水源問題獲得紓解而轉種稻米,台糖產量迅速萎縮。民國七十二年七月,烏樹林糖廠和小港糖廠製糖工場關閉,烏樹林糖廠組織撤銷,烏樹林糖廠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