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析
摘要:中学语文古诗歌欣赏的方法、角度很多,本文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了古诗歌教学的两种策略:画面欣赏――综合诸艺、情感体悟――理清脉络。关于画面欣赏――综合诸艺部分企图打破以诗为诗的狭小的圈子,通过综合诸艺,深切地理解诗歌的美学意蕴及其打破时空的永恒价值。情感体悟――理清脉络这一部分主要的是要通过对诗歌的层次分析,意象解说,意境探求来体悟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关键词:史诗互动;活解字词;综合诸艺;理清脉络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0-02中学阶段的古诗歌教学总的来说是不令人满意的,大多教师在教授古诗歌时只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弄清每个词的意思、对诗句翻译;二是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第一方面最为基本,然而许多教师在解词时,多以词解词,这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把词放在整首诗中来谈,从而使得词与整首诗互动起来,只有这样,整首诗的境界才能全面的展现。对诗句的翻译,只是同义反复,没多大价值。至于把握中心思想,也多是凭感而谈。赏古诗歌不应以把握中心思想为最上,而应以境界为最上,我们教学生赏诗也应当以教会学生欣赏古诗歌的境界为主,然境界一词被人们用的熟滥了,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境界了,我们通常以为境界就是读者脑海中虚设的景致,其实不然。一般说来,一诗一境界,欲达此境界,当知诗法,诗法明,境界毕现,诗法不明,只明其中心思想,境界暗失。本文即根据中学教学实际提出以下两种古诗歌教学艺术策略:
1.画面欣赏――综合诸艺
解诗时,当通晓诸艺,尤其是要与中国传统的绘画结合起来。一般说来,诗歌是时间性艺术,绘画是空间性艺术。然而中国古典诗歌中常有绘画性的描写,即通常所说的景物描写,这就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同时具有时间性与绘画性的特点,这两者又往往结合得较为紧密,使得景物能够自由地流动,或是随着诗人视觉自由地流动,或是诗人移步时景物自然流动,这就使得读者阅读时会有观影般的感觉。如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前四句宜于绘画,后四句宜于诗歌。前四句可绘制一个这样的画面:近处是一个客房,渐远处是树叶正在凋零的树林,而树木正被凌厉的北风吹得倾斜,再远处是无限空茫的水流,这空茫的水流几尽画面的全部,再远处事飘浮的云彩。这就是这首诗的前四句呈现给我们的画面。这种画面具有整体性,不可分割的。而我们如果按诗的顺序一一来读这四句,那就会有这种感觉:先是落叶纷飞,大雁南渡,接着北风呼啸,江面呈寒。然后诗人出现,襄水弯曲,最后浮云飘浮。这种时间顺序当然不符合诗人的情意。实际上,外在的景物是同时向诗人奔涌而来,自是限于诗歌这种时间性艺术的制约,才不得已把这些景物分层道出。因此,我们这一类诗,当用画法去欣赏,否则,怎能契合诗人的情意呢?而这首诗的后四句,虽然也有景物,但不可把它们布置在同一画面上,因为乡泪一词如果布置在画面上,那画面上就呈现出一个人的哭态,这是影响画面的美感的。如果从诗歌的角度而言,那后四句才是真正地诗歌,他道出了时间的流动,而且这四句中,每前一句与后一句都构成了因果关系:正因为乡泪(思乡)才想到孤帆(乘船回家),正因为迷津(迷失道路)才有问,才有夕漫漫的无奈。当然如果后四句能够采用影视般的表达可能会更好一点,这样画面与时间相交融,呈现的情意会更完美。
2.情感体悟――读出韵律
分析音律,标出轻重音节来渲泄情感。古典诗词特别是格律诗,讲究押韵、平仄。诗人在创作作品时,情感带动着语音,流传千古的诗歌作品一定是恰当体现了音义的完美和谐,它的韵律,不但表现了诗中的感情,且能铢两悉称地曲达情绪的转变。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呤留别》,老师范读后,引导学生确定韵脚的位置,通过分析韵脚的平仄声韵来体味诗歌的韵律。具体分析如下:诗歌首先是以鱼部的仄声韵字睹领起全文的,婉转的上声引起人们对天姥山的向往;接着以城、倾文部阳声韵有力呼出雄浑的天姥山;再转月韵入支部的溪、啼、梯、鸡,平声韵和入声韵的交互使用,平声韵表现诗人为路旁的美景迷恋不舍,入声韵又表示赶路的迫切:紧接以巅、烟承瞑韵,舒缓蓄势,以待仙境出现,仙境既出,则用摧、开、台上平五微韵,渐开浩荡景象;仙人再现和梦乍醒时均用下平七阳韵连承,既有诗人的惊奇欣羡的内心活动。又表现了仙境来之快却去之瞬,令诗人叹息不已;再以微部韵的水韵照应同用微部韵描写的仙境美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作者有阴声韵上平十三元的颜韵,尽吐心中的气闷,将诗歌推上了愤激的高潮。通过韵律分析就是把住了?歌本身的气脉,诵读时的轻重缓急,作者的情绪流动不就了然于胸了吗?
古典诗词诵读的轻重音节的标识,一般是凝重鲜明、表明情感态度的词,需重读;而含蓄深刻、耐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doc
- 给学生学习注入“兴奋剂”.doc
- 给足噱头 饱享口福.doc
-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与不同亚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关系.doc
-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探讨.doc
- 根管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疗效研究.doc
- 根据环境自动调节状态的节能智能路灯系统.doc
- 跟蚂蚁学造桥.doc
-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doc
- 工程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及应用分析.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