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第五次作业解答.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力学第五次作业解答

1.在荷载为100kPa作用下,非饱和土样孔隙比e=1.0,饱和度为80%,当荷载增加之200kPa时,饱和度为90%,试问土样的压缩系数a为多少?并求出土样的压缩模量。 解:由可知,当、不变(也即不变时),为常数。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 2.一个饱和土样,含水率为40%,重度18kN/m3,土粒比重Gs为2.70,在压缩试验中,荷载从0增至150kPa,土样含水率变为34%,试问土样的压缩量和此时的重度各位多少?(环刀高度为2cm) 解:加荷前土体的孔隙比 加荷后土体的孔隙比,饱和土中为定值。 压缩量 3.从一黏土层中取样做室内压缩试验,试样成果列于表5—9中。试求: (1)该黏土的压缩系数a1-2及相应的压缩模量Es,1-2,并评价其压缩性; (2)设黏土层厚度为2m,平均自重应力σc=50kPa,试计算在大面积堆载p0=100kPa的作用下,黏土层的固结压缩量。 表 黏土层压缩试验资料 p(kPa) 0 50 100 200 400 e 0.850 0.760 0.710 0.650 0.640 解:(1) 该土属高压缩性土。 (2) 4.地面以下4~8m范围内有一层软粘土,含水率,重度,土粒重度,压缩系数a=1.35MPa-1,4m以上为粉质粘土,重度,地下水位在地表处,若地面作用一无限均布荷载q=100kPa,求4~8m深度这层软粘土的最终沉降量? 首先思考几个问题: 1)沉降是什么力产生的?目前我们认识到的土层中的应力有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那么必须要明确的是产生土层沉降的力为附加应力。 2)作为对1)中的叙述的补充,有些时候对新填土层,会有土层还没有完成自重应力固结的情况,这样,我们才会去考虑自重应力产生的沉降,这是一种特殊情况,这里自然不必考虑。借此,同学可以考虑0~4m土层对下卧土层的沉降有没有影响,请说明原因! 提示:外荷载作用前,地基土已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完成固结。 解:4~8m层软粘土 说明:本题只是要求4~8米软土层的沉降,地面作用的无限均布荷载100kPa在地基土不同深度产生的应力增量为100kPa,故不必分层,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不必分层计算——分层厚度h0.4*b,而此处b为无限长。因为“外荷载作用前,地基土已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完成固结”,所以不考虑上部对下部土层的作用力。 5.某墙下单独基础,基底尺寸3.0m*2.0m,传至地面的荷载为300kN,基础埋置深度为1.2m,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下0.6m,地基土室内压缩实验成果如表所示,用分层总和法求基础中点的沉降量。 地基剖面描述如下:地面以下2.4m内为粘土,,;粘土以下为粉质粘土,。 e地基土的e-p曲线 e p(kPa) 0.000 50.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1-粘土 0.651 0.625 0.608 0.587 0.570 2-粉质粘土 0.978 0.889 0.855 0.809 0.773 注意: eq \o\ac(○,1)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推荐的分层总和法(简称“规范法”)在分层以及判断土层计算厚度的不同。 分层总和法 水位线 规范法 考虑相邻荷载影响 自然层 水位线 不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 eq \o\ac(○,2)查附加应力系数表时,所用到的z是荷载面距计算点的距离,并非地面。 eq \o\ac(○,3)基底附加应力计算公式,注意别漏项。 解: (1)地基分层 考虑地层厚度不超过0.4b=0.8m以及地下水位,基底以下厚度1.2m的粘土层分成两层,层厚均为0.6m,其下粉质黏土层厚度取为0.8m。 (2)计算自重应力 计算分层处的自重应力。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进行计算 第2点处的自重应力:1.8*17.6+0.6*(20-10)=37.68kPa 计算各个分层上下界面处自重应力的平均值,作为该分层受压前所受侧限竖向应力,各个分层点得自重应力值以及各个分层的平均自重应力值列于表中。 (3)计算竖向附加应力 基底平均附加应力 利用应力系数(见第四章表4-4,查不到的数值可以利用线性插值法)计算各分层点的竖向附加应力,如第1点得附加应力为: 计算各个分层上下界面处附加应力的平均值,各分层点附加应力值及各分层的平均附加应力值列于表中。 (4)各个分层自重应力平均值和附加应力平均值之和作为该分层受压后所受总应力。 (5)确定压缩层深度 一般按照来确定压缩层深度,在3.6m处,就已经有9.67kPa56.88*0.2=11.38kPa,故到此为止。 (6)计算各分层的压缩量 利用或者相关公式计算各分层沉降量,各分层压缩量列于表中。 分层点 深度(m) 自重应力(kPa) 附加应力(kPa) 层号 层厚(m) 自重应力平均值(kPa) 附加应力平均值(kPa) 总应力平均值(kPa) 受压前孔隙比 受压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