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摘要:柳宗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唐时期文艺改革的领导者,其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柳宗元的文学作品中,其山水游记具备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学价值,并体现出了他本身的高洁志趣,本文结合柳宗元的人物经历,从景、情出发,分析了其山水游记的重要艺术价值,以期为高中生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柳宗元;古文运动;山水游记;艺术特点
柳宗元的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也成为了学生所熟知的一位文学家。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所学过的柳宗元作品包括了《黔之驴》、《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类型多样,影响深远。但是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山水游记上,这些作品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同时结合了骈文的形式,将骈文与散文相结合,为山水游记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一、柳宗元的个人经历
柳宗元,字子厚,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苏轼等人被后世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在我国文坛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柳宗元所处之时,经历了盛世的唐朝已经逐渐没落,面临着内忧外患,唐王朝统治危机逐渐深化。而柳宗元为了一展政治抱负,投身到王叔文所发起的政治改革中,?M管他自身拥有着较高的政治才能,但是由于各方面的阻力,使得他的政治主张难以施展,最终随着王叔文的倒台而宣告失败。在这种背景下,柳宗元的政治热情受到了打击,其自身也受到了牵连,被贬永州,满心寂寥。被贬之后,柳宗元难免抑郁,于是寄情山水,借以抒发内心的失意。[1]
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可以看到,尽管描写的是山水之景,但是却难以掩饰字里行间的失落与惆怅,他挂念社稷,却无法施展抱负,却又因为时代所限,无法畅快地抒发自己的不满,因此只能将这些愁绪融入到文学作品中。正是因为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包含了真情,因此这些作品被赋予了真正的艺术之魂,在浮夸文风盛行的当时显得难能可贵。
二、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点
(一)景物刻画
1.真实性。在被贬谪的生涯里,柳宗元悲愤惆怅,满心抑郁无处可诉,只得纵情山水,遍览各处胜地,以抒情感。每当他寻找到一处景地,都会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能够将山水之态传神地描绘出来,惟妙惟肖。他自己在《愚溪诗序》中也探讨,“漱涤万物,牢笼百态”,都会让读者产生一种置身实景的感觉。例如,他在《小石城山记》写道:“自西山道口径北,愈黄茅岭而下……有积石横档其垠”,在这段描述中,柳宗元详细地记录下了小石城山所处的地方,其中所使用的数量词、方位词等都能够强化作品的真实性,使读者产生更加真实的体会。[2]
2.适宜性。在柳宗元的山水作品中,常常会对所见的众多景物加以描绘,例如山石、水流、花草、奇木等,尽管描绘对象较多,但是却不会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而是有详有略,在他精心地描绘中一一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例如,在《袁家渴记》中,作者依次描绘了“渴中之景”,包括滩地、陆地、溪流等景物,并在描绘的过程中穿插了山石、花草等次要要素,“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枫、?埂⑹?楠、?F、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B?P水石。”同时还颇有情调地记录下了风起时的情境,使得文章详略适宜,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
(二)情感蕴含
纵览柳宗元的山水作品,可以发现其文中所体现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欣赏之情,又有政治抱负难以施展的无限愁绪,也有孤身被贬凄凉之地的寂寥之意。
1.怀才不遇。柳宗元不但拥有傲视的文学才能,同样具备了极高的政治素养,在见到唐王朝逐渐没落之际,他极力主张改革,试图通过改革来重现盛世局面。但是由于统治阶层的腐朽,他的政治抱负失去了施展的余地,且自身被贬谪,因此在内心深处难以释怀,只得寄身山水,纵情自然,试图在自然之景中寻求到一丝慰藉。在他将山水之景记录下来时,怀才不遇的情感也自然地流露在字里行间,例如《钻?a潭西小丘记》中就将此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沣、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曾千金而愈不可得”,而正是由于小丘位于偏僻之所,尽管风景优美也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3]
2.凄苦心境。柳宗元对自身的境遇难以释怀,因此他感到不忿、不公,并将这些凄苦心境隐晦地融入到作品中,使得他的山水游记常常体现出寂寥之意。例如在《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他谈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正是其心中所感的真实反映,为小石潭增添了空灵幽静的神秘美感。
3.欣赏自然。尽管柳宗元寄情山水的初衷是为了放逐自我,是将其作为排解苦闷心情的一种手段,尽管始终难以释怀,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他的内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偶尔也能够忘记自身的悲惨遭遇,从自然万物中寻觅到一丝的宁静与闲适,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欣赏。例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提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