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变迁海岸地区的特质台湾海岸线的变迁环境变迁与人为.DOC

海岸变迁海岸地区的特质台湾海岸线的变迁环境变迁与人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岸变迁海岸地区的特质台湾海岸线的变迁环境变迁与人为

海岸地區的特質 臺灣海岸線的變遷 環境變遷與人為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保護海岸地區的政策與技術 海岸地區 海岸的定義 . 依據: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2. 範圍: 1) 陸域:以平均高潮線 至第一條省道、濱海主要公路或山脊線的濱海陸地。海域:平均高潮線往海洋延伸至30公尺 等深線或平均高潮線向海往外推6公里 所涵蓋之海域。 海岸地區的重要性 生產力 高:河川及海洋所帶來的營養物質大量聚集於此,生物種類眾多,資源豐富。2. 海陸的緩衝帶 :可減緩海浪對陸地的直接侵蝕作用,也可淨化人類所產生的有機與無機汙染物,維持海洋不致被直接汙染。提供人類生活、生產、生態、交通、休憩與教育等重要功能。生態過渡 區與環境敏感 區:兼具海陸生態系,其資源被耗損後必須經歷非常長的時期才能恢復原來的狀態。 海岸變遷:包括海岸線的消長與地形、生態、人文景觀等的改變。 類別 因素 舉例 自然因素 外營力 波浪 、潮汐與風的侵蝕作用 內營力  地殼變動造成的陸升 自然因素 氣候變遷 氣候暖化 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海溫升高,大量珊瑚白化,影響海岸生態系統 人為因素 海岸地區的工程建設 興建港口產生的突堤 效應 投擲消波塊 填海造陸 養殖業造成鄰近地區的地層下陷 、 土壤鹽化 等 河川中、上游的工程設施 水壩攔砂壩 ,會阻斷沙源,減少流入海中的輸沙量 ,造成海岸侵蝕 人為汙染  核電廠的廢水排放,造成珊瑚等生物的死亡,導致生態變遷 油輪漏油造成海岸汙染、景觀破壞,以及動植物死亡等 政府、財團聯手搶占「海景第一排」,野蠻遊戲正上演  爬過堤防、消波塊,在水泥灰中尋找曾經的金色沙灘,臺灣人工海岸密度全球第一,卻即將有一連串開發案要在海邊聳立,當海島國失去自然海岸,我們損失的,難道只是一片沙灘?國際旅遊聖經《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選出臺灣為2012全球十大最值得造訪國。入選主因之一,就是擁有完善單車道的東部美麗海岸。其實從16世紀,一聲葡萄牙水手的驚呼:「Ilha Formosa (美麗之島)!」已證明,要讓世界愛上臺灣,海岸,正是我們的最大資產。   一般人對海岸的印象,除了觀光用途以外,沒有太多人知道,自然海岸線的含金量遠高於我們的認知。2004年,美國海洋政策委員會提出的《二十一世紀海洋藍圖》(An Ocean Blueprint for the 21th century),全美海洋相關活動包含漁業、運輸、天然資源、觀光遊憩在內,直接貢獻美國經濟超過1兆美元(約合新臺幣30兆元),提供超過200萬個相關工作機會。也就是說,當年度美國國內生產毛額的十分之一,是由海岸地區貢獻。   海岸環繞的臺灣,拿滿手好牌,卻正朝殺死海岸線之路邁進,今年將是關鍵年。內政部營建署統計,全臺海岸人工化的比率,在2006年已超過一半,布滿消波塊、堤防和各種人工建設的海岸線,已有865公里長。2010年再次統計,自然海岸繼續減少,僅剩44.55%。亞洲生態學界最高榮譽「生態學琵琶湖獎」得主、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指出,臺灣人工海岸的比率,可能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臺灣西部漁港平均7公里就有1個,「密度也是世界最高!」西部海岸幾乎全面失守,人工海岸比率高達九成五,消波塊與人工建設,形同扼殺天然資源,東海岸成為臺灣最後資產。意識到臺灣對海岸的扼殺,內政部已開始設法停止海岸工程,亡羊補牢地拆除人工設施,2009年至2014年,每年編列1億元經費,企圖恢復自然海岸。   然而,復育的力量微弱,而另一端,開發之手正做好準備,要大興土木,進攻臺灣最後的天然海岸線。為了搶美麗海景,吃進觀光財,從東北角開始,民間或公家委託民間辦理(BOT)的大型開發案一路排向東部,在臺東達到高潮,共達20個(小型開發案尚不計在內),全在今年蠢蠢欲動。這股前所未見的熱潮,「臺灣觀光教父」嚴長壽直接以「人人搶占第一排」形容。搶占自然海岸第一排的風潮,也將成為臺灣海岸寶藏的大浩劫。 (資料來源:劉致昕:台灣海岸浩劫,商業週刊第1259期,2012/01/09) 海岸是高度敏感和脆弱的地帶,極易受到環境的變遷而改變。如臺灣於海岸地帶設置核能發電廠,即造成海岸生態系統的改變。請問: ( ) (1) 臺電委託中研院動物所長期監測核二廠出水口海域生態和排放廢水溫度之間的關係,結果在1998年意外發現每年夏季定期出現在出水口附近的「祕雕魚」竟然比往年大,身長約7~8公分,原因不明。如果要探究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可以採用地理學常用的何種方法?(A)空間分析 (B)生態分析(C)區域複合體分析  (D)定量定性分析( C ) (2) 下列哪一個核能發電廠因排放大量熱水,對海底珊瑚礁造成衝擊,形成大片珊瑚白化的現象?(A)核一廠 ()核二廠 (C)核三廠 ()核四廠 ( )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