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部体格检查细则2013版
腹部体格检查细则
准备
嘱病人解小便以保证膀胱空虚。
病人取仰卧位,置一小枕于头下,膝关节弯曲以放松腹壁肌肉;病人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不能放在头后。与病人简单交谈或重复一下病史可有助于病人放松腹肌。
正确暴露腹部,从乳头至耻骨联合;对女病人,需盖住乳头。
医生站在病人右侧,温暖双手,剪短指甲。
视诊
观察腹部外形和对称性
检查皮肤(紫纹、疤痕等),脐(部位、形状),从剑突至耻骨联合的连线水平判断腹部外形是膨隆、平坦或舟状腹;阴毛的分布及其与病人性别是否相符。
观察腹壁静脉
正常人腹壁皮下静脉一般不显,消瘦或皮肤白皙者隐约可见,皮肤较薄而松弛的老年人亦可见,但常较直而不迂曲。各种使腹压增加的情况,如腹水、腹腔巨大肿物、妊娠等,则可见腹壁静脉显露。
如静脉怒张,应检查其血流方向
用两食指或以一手食、中指并列置于一段静脉上,加压然后分开两指,排空这段静脉;分别移去一个手指,观察每个方向静脉充盈的时间,较迅速充盈的方向就是静脉血流方向。下腔静脉阻塞时腹壁浅静脉怒张,血流向上;反之上腔静脉阻塞时,血流向下;门脉高压时曲张静脉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
切线方向观察呼吸、蠕动波和搏动
呼吸运动:在女性,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腹壁运动较少;在男性和儿童,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时腹壁运动受限,可见于膈肌下炎症(特别是腹膜炎)等情况,这在男性病人尤其明显。
蠕动波:瘦弱者,即使在无疾病情况下,胃肠蠕动也可能反映在腹壁表面。中等腹壁厚度者,腹壁见到强的收缩蠕动波,则应注意肠梗阻的可能。逆蠕动波见于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梗阻或肠转位不良。
上腹部搏动:详见心血管检查章节。
测量腹围
腹围应在病人平静呼吸时经脐水平,用软尺绕腹一周进行测量,以厘米表示。
观察腹股沟区,注意有无肿块或肿大淋巴结
病人仰卧床上,当医生观察腹股沟时,嘱病人咳嗽,由此增加腹压,如该区出现包块,则可能与疝有关。
听诊
听诊肠鸣音
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正常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
听诊时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脐旁,稍向下压,无须频繁移动位置。听诊肠鸣音至少一分钟。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达每分钟10次以上,但音调并不特别高亢,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如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调,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的肠壁肌肉劳损,肠蠕动减弱时,肠鸣音亦减弱、减少,或数分钟才听到一次,称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胃肠动力低下等。如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此时可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以诱发肠鸣音。
听诊动脉杂音或静脉“嗡鸣声”
用听诊器听诊腹部各区:左上腹部听诊左肾动脉,右上腹部听诊右肾动脉,右下腹部听诊右髂总动脉,左下腹部听诊左髂总动脉,沿前正中线听诊腹主动脉。
静脉杂音为连续的嗡鸣声,常出现于脐周或上腹部,尤其是腹壁静脉曲张严重时,常提示门静脉高压伴侧枝循环形成。
振水音
胃内如有多量液体及气体残留,触诊可出现振水音。检查时患者仰卧,医师以一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亦可将听诊器膜型体件置于上腹部,另一手自一侧摇振患者,或在胃部冲击振动,以引出振水音。
正常人在餐后或饮进多量液体时可有上腹振水音,但若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仍有此音,则提示胃排空障碍,如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肝区和脾区摩擦音
嘱病人较深呼吸,用听诊器听诊肝、脾区。
多见于脾梗死、脾周围炎、肝周围炎或胆囊炎累及局部腹膜的情况下,严重时可触及摩擦感。腹膜纤维渗出性炎症时,亦可在腹壁闻及摩擦音。
D. 叩诊
腹部叩诊
首先是普遍叩诊,可从左下象限开始,逆时针方向至右下象限,再至脐部结束。
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大部分区域均为鼓音。
肝脏叩诊
肝界叩诊:嘱病人平静呼吸。叩诊从右锁骨中线肺野内清音区开始向下至出现浊音,标记该点;再从腹部鼓音区向上叩诊至浊音点。匀称体型者的正常肝脏在右锁骨中线上,上界在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在右腋中线上,上界为第7肋间,下界相当于第10肋骨水平;在右肩胛线上,上界为第10肋间。右锁骨中线上肝上下界之间的距离为肝上下径,约为9~11cm。
拳击叩诊:告诉病人检查者将做拳击叩诊。然后置一手于肝浊音区上,用另一手握拳轻轻叩击该手背。同时,检查者应观察病人面部表情和疼痛引起的退缩反应,并询问病人有否疼痛。如果有疼痛,则同样方法叩击左侧同样部位作比较,注意疼痛的强度与部位。肝区叩击痛见于肝炎、肝脓肿或肝癌等,叩击痛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病灶定位定性,肝脓肿可有局限而深在的叩击痛。
脾脏叩诊
脾脏叩诊价值不如触诊。当触诊不满意或在左肋下触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学食堂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模板范文).docx
- 第9课 互传密信有诀窍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根本原因分析精神病人自杀RCA.pptx VIP
- SL523-2024 水土保持监理规范.docx VIP
-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表(代表值自动计算).xls VIP
- 雨虹防水质保合同范本Word模板.docx VIP
- 旅游产品策划与设计422全书教学课件电子教案.ppt
-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MyD88的研究进展_吴燕燕.pdf VIP
- 2024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oc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 第1课 生活处处有算法 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