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
对于空间中的东西,一旦将其放入坐标系中,大家也许都会感觉很遥远。但是,是空间呀,同志,可是离我们最近的东西了呀,就在我们身边,环绕在我们周围,一刻也未曾离开过,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遥远呢?可能就是空间坐标系搞得鬼了:三个坐标呀,就绕也把人绕晕了呀。但是,不要怕,别忘了,我们是学过向量的,多的、深的我不敢讲,对于空间中的平面中的问题,用向量来理解,反正据我的阅历,是绰绰有余了。
好,下面我们先从简单点的入手。对于一个平面,我们知道,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一线和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两条平行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两条相交直线当然也可以。但是,我们要用的是向量。由于我们学的向量都是自由向量,,所以想从向量上找一定点或找向量的交点坐标,估计做不到吧!那么我们必须得知道一个定点喽。好。若这个定点为M(x0,y0,z0),那么,我们还要知道什么呢?根据以上我们列举的,已知一点后,我们还要知道:一线或两点。那我们先来看一下一线一点的,既然我们要用向量来解题,那我们总得知道向量吧,确定一条直线,需要什么条件呢?两点?不要讲了,下面我们自然会讲三点的;点向?貌似也可以得出两点呀。所以,在解析几何中,对于三点、与线点来确定平面,若是用向里来处理,都可以划归为三点问题。难道就没有用点向的吗?这个自然有了:
我们知道,已知一点,和一个非零向量,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而且这个向量就是这个平面的法向量。好了,到这就行了!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空间直线的点法式方程。若该法向量为(A,B,C,),根据我们学过的:平面α(即上述平面)内的任一点P(x,y,z),那么,
=(x-x0,y-y0,z-z0),
又有
·=0,
所以有
A(x-x0)+B(y-y0)+C(z-z0)=0 ①
因为平面α内的任一点均满足方程①,且方程①的每一组解所对应的点都在平面α内(证明:
因为平面α过M(x0,y0,z0)点,且其发向量为(A,B,C),设
x=x’,y=y’,z=z’,
为满足方程①的一组解,则Q(x’,y’,z’)满足
=(x’-x,y’-y,z’-z),
所以有
·=0,
即
x=x’,y=y’,z=z’
所对应的点Q再平面α上,
证毕。)所以方程①即为平面α的方程,平面α也为方程①所对应的平面。
那,如果已知三点呢?其实也一样。如果已知三点,那么,我们很容易求出其法向量,从而代入方程①,即为该平面的方程。
我们把方程①稍微变一下形:
Ax+By+Cz+Ax0+By0+Cz0=0,
再令
D=Ax0+By0+Cz0,
就得到了
Ax+By+Cz+D=0 ②,
因为方程①与平面α具有等价性,所以方程②即为平面α的标准方程。
如果平面在x、y、z轴上有截距,且截距都不为零而已知,那也简单呀。设其三个截距分别为a,b,c,即已知三点坐标分别为A(a,0,0),B(0,b,0),C(0,0,c).则易求其法向量
=(c/a*k,c/b*k,k)(k为实数),
设
k=1/c,
则
=(1/a,1/b,1/c),
则平面α的方程为:
1/a*x+1/b*y+1/c*z-1=0,
即
x/a+y/b+z/c=1 ③,
所得此式即为平面α的截距式方程,它的适用范围就不讲了。
其他的基本都能通过上述方法解开,故不再赘述。下面我们研究直线:
因为两平面的交线为一直线,故可得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A1x+B1y+C1z+D1=0,
{A2x+B2y+C2z+D2=0, ④
对于方程④,既然其交于一点,故应满足┐p,
p:A1/A2=B1/B2=C1/C2=D1/D2.
若直线过点M(x0,y0,z0),且其方向向量为(A,B.C),亦可得直线的点向式方程(证法同方程①)
(x-x0)/A=(y-y0)/B=(z-z0)/C ⑤,
推理过程都知道了,所以其适用范围就自己总结吧。
知道了这些以后,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东西,都可以加一种表达形式了:
两平面间的夹角θ:
cosθ=|n1·n2|/(|n1||n2|)=|A1A2+B1B2+C1C2|/(√(A12+B12+C12)√(A22+B22+C22))
(下面三个自己推)
两直线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