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课件-北师大版
三国鼎立的形成 不是.曹操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建立了魏以后才追封他为魏武帝.到这时候,东汉的政权才真正结束.所以,曹操是生活在东汉后期,而不属于三国时期. * * *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曹操统一北方的背景、 措施(政治、经济、军事) 2、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3、三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曹袁力量对比 袁:大军10万,四州之地,战马万匹,可谓:兵多地广粮足,而且地位高、号召力强; 曹操:军队约3万人,一州之地 ; 谁胜?谁败? 官渡之战形势图 曹操像 曹操率5千骑兵偷袭乌巢 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 曹操率军约2万驻扎于官渡 袁绍战败,向北方撤退 曹操取胜,率军向北追击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以少胜多 结果 战争特点 交战双方 时间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善用人才 经济上: (3)实行屯田,发展生产 军事上: (4)抓住战机,火烧乌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心理上: (5)袁绍骄傲轻敌, 曹操谦虚谨慎 公元208年 曹操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追击路线 曹操败退路线 20多万 大 军 孙权 刘备 刘备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追击路线 曹操败退路线 公元208年 曹操 20多万 大 军 5万联军 败 胜 刘备孙权 孙权 刘备 结果 战争特点 交战双方 时间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1、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易生疾病;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2、曹操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略战术;(团结;火攻) 4、根本原因:统一条件尚未成熟; 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曹丕 220年 魏 洛阳 刘备 221年 蜀 成都 孙权 222年 吴 建业 三国鼎立 开始于: 220年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汉) 吴 (pī) 有人说从东汉到三国是由统一到分裂,是历史的退步,你赞同吗? 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它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的局面,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军阀混战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魏 蜀 吴 曹 操 粉白脸细眉长目。在脸谱中,白色象征阴险疑诈。 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阴险疑诈的奸臣吗?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 评价历史人物的首要标准—是否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1、填表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共同特点 交战双方 战争名称 项羽、秦军 袁绍、曹操 曹操、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2、选择 (1)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3)三国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2)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曹丕建魏 D、孙权称王 3、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为什么?这留给后人哪些经验教训? 4、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①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 ②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 ③结局都是以少胜多 ④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① 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 ②重视并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5、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它描写的这一惨境发生在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 6、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11版七年级政治上册-第3课第3框-让生命之花绽放同步授课课件-人教实验版.ppt
- sj人口-演示文稿.ppt
-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2-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2.ppt
-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2.ppt
- 《学案与测评》山东省、江西省高中英语能力测评-必修1.doc
- 《学案与测评》山东省、江西省高中英语能力测评-必修5.doc
- 《学案与测评》山东省、江西省高中英语能力测评-必修4.doc
- 《学案与测评》山东省、江西省高中英语能力测评-选修6.doc
- 《学案与测评》山东省、江西省高中英语能力测评-选修9.doc
- 《学案与测评》浙江省高中英语能力测评-必修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