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梁精神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摘 要】南梁精神是20世纪30年代,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陕甘宁边区一带宣传革命真理,播撒革命火种,开展革命运动,创建革命政权的过程中依靠群众,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心系群众,汲取力量,发展壮大;信仰群众,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斗争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关键词】南梁精神;群众路线;光辉典范;陕甘宁边区
20世纪30年代,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形成、巩固与发展过程中,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这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党的群众路线对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政权建设的巩固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对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
一、依靠群众,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
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陕甘宁边区党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自从1928年5月至1930年8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领导的一系列武装暴动、“兵运”斗争失败后,使刘志丹逐渐认识到“利用军阀是暂时的,搞红军单靠军阀的名义是搞不成的,准备好了条件,我们就单独去搞。”1931年秋天,刘志丹和马锡五深入南梁一带,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考察当地的经济、政治及群众生活状况看能否具备创造根据地的条件。当地贫苦农民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接待他们。在南梁平定川,有个老杨村,只有几户人家,有一老婆婆和儿媳妇为了招待刘志丹,瞒着他们,连夜摸黑上山,拔回了尚未成熟的荞麦,揉下颗粒,用锅炒干,用擀面杖碾烂,再用细箩过了,为刘志丹做了顿荞麦面条。当刘志丹得知详情表示歉意时,那位朴实的老妈妈真诚地对刘志丹说:“只要闹红成了事,把心摘下来也舍得。”这件事曾经在陕甘宁边区传为佳话。在经过深入考察后刘志丹得出结论:这里的土地大规模集中在地主手中,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剥削,广大农民有着强烈的土地要求和革命愿望,具备建立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坚定了他在南梁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心。
在创建和发展根据地的过程中,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关制定的一系列的军事政策明确规定:在扩红中,实行自愿兵役制,由政府动员,群众自愿参加;凡是参军的群众,必先在游击他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然后编入红军主力部队;奖励群众买武器,买到新式武器者则特别奖励,凡缴获敌人的武器均归个人使用;苏区普遍建立赤卫军和少先队组织,广泛成立游击小组,并建立民间递步哨,帮助红军、游击他做情报工作,开展广泛的人民革命战争。这些政策的落实,表明革命是千百万群众的事业,只有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例如,1933年7月,红26军在“左”倾错误的强迫下脱离根据地,南下终南山全军覆没后,渭华一带的群众和地下党组织想方设法寻找失散的红军指战员。在群众的掩护下,刘志丹、王世泰、高锦纯、吴岱峰等80余名指战员安全返回了陕甘边区。即使在危险的战场上,国民党统治区的群众也心向红军、支援红军。“当时,国民党军打仗,总拉老百姓用毛驴驮子弹、粮草。我们在前面和敌人一开火,老百姓就拉着牲口朝后边跑,送给红军。”正是紧紧依靠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武装才得以发展壮大,游击战争才得以广泛开展,革命根据地才得以迅速地创建和发展。到1934年底,红二十六军发展到2000多人,红军游击队扩大到3000多人,赤卫军发展到5000多人。随着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主力红军和红军游击队的武器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政治素质、军事技术和作战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坚强柱石。
由于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下,边区革命群众组织成为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力量,为不断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对敌斗争中,边区群众积极支前、提供情报,许多得到了土地的翻身农民参加了革命队伍,壮大了革命力量,使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心系群众,汲取力量,艰苦奋斗
党在陕甘边界红色政权的建设实践表明,弘扬南梁革命精神,必须心系群众,汲取力量,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发展壮大。心系群众,艰苦奋斗,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率先垂范,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