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鼎立》教学课件(修改)
                    初一上册   历史 2009年中国考古重大发现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阀割据、战乱不断 赤壁之战后,实际上已形成三分天下,但三分天下正式形成是哪一年呢? 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 孙权据长江中下游扬州地区 刘璋据长江上游益州地区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州地区 看图说话    图中的人物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 三顾茅庐 隆中对     根据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表  P106     说说: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的外交军事策略 联吴制魏保蜀 (孙刘和必存,分必亡) 曹 刘 孙 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 赤壁 之战 曹军 赤壁之战 208年 二十万 五万 以少胜多 草船借箭 借 东 风 苦肉计 诈降计 连环船 火烧赤壁 小结填表:赤 壁  之  战 作用 结果 战争特点 交战双方 时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什么?) 公元208年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什么事隔8年,曹操却以20万大军败在孙刘联军之手?(从孙刘联合、曹军弱点、指挥者的态度、计策等方面思考。)   分析讨论 分析赤壁之战 1、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2、曹操战败的原因  3、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 术失误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鼎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动动手)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pī) 三国鼎立 蜀 吴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刘备 221年 成都 孙权 221年 建业 试试:你能很快记住吗?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 “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 公元221年,刘备建蜀,定都于成都, “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 公元222年,孙权建吴,定都于建业, “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      联想记忆法(跟我读) 如果你是三国鼎立时期的其中一国君主,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你会怎样做呢?(畅所欲言)  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翻车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曹魏重农耕、广屯田、造翻车、修水利 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 制青瓷、通夷洲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 * * * * * * * *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1700多年来,中国历史名人中,“反复”最大,“争议最大”,“功过反差”最大的非曹操莫属。 初一历史(上 )第18课   夏晓荣 请回答:     当时军阀割据中北方主要有哪两股势力?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张  鲁 袁绍 曹操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渡 一、官渡之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乌巢 作用 小结填表: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为什么?) 曹操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思考讨论: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看图说答案) 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 招募流民实行屯田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1700多年来,中国历史名人中,“反复”最大,“争议最大”,“功过反差”最大的非曹操莫属。 曹操招贤纳士            一、官渡之战   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分析: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招募农民,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领导才能出众 ④重用有才能的人,如许攸等 曹操 请记住: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龟虽寿》   二、赤壁之战 天下形势示意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