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起简单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白起简单介绍

关于白起的简单介绍 白起(?-前257年),《战国策》作公孙起,[1][2]绰号人屠。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 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白起一生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千字文》将白起与王翦、廉颇和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名将。[3] 出身 关于白起的出身,据《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记载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将领白乙丙[注 1]。白乙丙的后代以白为氏,他们的远代子孙就是白起。[4]而唐代诗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则记载白起的先祖是楚国公族白公胜。白公胜谋反失败自杀后,他的儿子逃往秦国,后代世代在秦国为将,白起就是他们的后代。[5][6] [编辑]伊阙之战 主条目:伊阙之战 白起尖头小面,双眼有神。行事果断,分析事情透彻,意志坚强。[7]并且善于用兵,与穰侯魏冉关系很好。前294年,秦昭襄王任命白起为左庶长,率军攻打韩国的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第二年,在魏冉的推荐下,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韩、魏两国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率兵进军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与秦军对峙。战争中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联军的一半,联军方面韩军势单力薄,希望魏军主动进攻,而魏军依靠韩军精锐,想让韩军打头阵。秦军主将白起利用韩、魏两国联军想保留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的弱点,先设疑兵牵制韩军主力,然后集中兵力出其不意猛攻魏军。魏军战败后致使韩军溃败而逃,秦军乘胜追击,取得大胜。伊阙之战秦军共斩首24万,占领五座城池,魏军主将公孙喜被俘后遭处决,白起因功升任国尉。同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以东到干河的大片土地。[8][9][10][11] 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率军攻打魏国,攻下垣邑(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古城)。攻打楚国,夺取了宛(今河南省南阳市)。[12]前289年,白起率军夺取了魏国大小城池61座。[13]前280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了代郡的光狼城(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南七公里康营村)。[注 2][15] [编辑]鄢郢之战 主条目:鄢郢之战 楚顷襄王在位期间政治腐朽、不修国政,大臣居功自傲、嫉妒争功,阿谀谄媚之臣掌权,贤良忠臣受到排挤,致使国内百姓离心离德,城池年久失修。白起在分析了两军形势后,决定采取直接进攻楚国统治中心地区的战略,于前279年率军沿汉水东下,攻取沿岸重镇。白起命秦军拆除桥梁,烧毁船只,自断归路,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信心,并在沿途寻找食物,补充军粮。而楚军因在本土作战,将士只关心自己的家庭,没有斗志,因而无法抵挡秦军的猛攻,节节败退。[10]秦军长驱直入,迅速攻取汉水流域要地邓县(今湖北省襄阳市北),直抵楚国别都鄢城(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16]鄢城距离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很近,楚国集结重兵在此,阻止秦军南下。秦军久攻不下之时,白起利用蛮河从西山长谷流向东南的有利条件,在鄢城西面百里处筑堤蓄水,修筑长渠直达鄢城,然后开渠灌城,鄢城东北角溃破,城中军民被淹死数十万。[17]攻克鄢城后,白起向西渡过漳水和睢水,攻占西陵(今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18] 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国,攻陷楚国国都郢,烧毁其先王坟墓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东南),向东进兵至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秦国在郢地设立南郡,白起因功受封为武安君。[19]次年,秦昭襄王任命白起为主将、蜀郡郡守张若为副将,夺取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注 3]。[20][21] [编辑]华阳之战 主条目:华阳之战 白起于前276年率军攻打魏国,夺取两座城池。[22] 前273年,赵、魏两国进攻韩国的华阳(今河南省郑州市南),韩求救于秦,秦国派白起、魏冉和客卿胡阳率军救韩。秦军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方针,以平均每日百里的急行军进行长途奔袭,突然出现在华阳战场,趁赵、魏联军不备发动进攻,大败赵、魏联军。此战秦军共斩首魏军13万,魏将芒卯败逃,赵国将领贾偃被击败,秦军将赵军俘虏2万人沉入黄河中。秦军乘胜攻取了魏国的卷县(今河南省原阳县旧原武西北)、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和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和赵国的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东部审坡镇),魏国被迫献南阳(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求和。秦国将观津送还赵国,并与赵国相约攻打齐国。[注 4] [编辑]陉城之战 主条目:陉城之战 魏国人范雎因受迫害逃往秦国,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针对秦国屡次跨越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劳师动众却又收获很小的缺点,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即用恩威并用的办法亲近魏、韩两国,威胁楚、赵两国,迫使齐国恐惧后主动依附秦国,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