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技创新项目立项建议书(GW7F-1100P)
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建议书
项目名称:GW7F-1100(W)/J8000-63P型特高压旁路隔离开关
项目申报单位: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单位:泰安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制订
2011年8月8日
立项理由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特高压输电具有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省占地的固有特性,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输电方式。电厂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均较大。目前的户外特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结构由于存在着设计中的不足,尤其是无法满足开合母线转换电流6kV、6300A的参数要求,制约着我国特高压线路建设的步伐。
200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开展百万伏级交流、±80万伏级直流输电技术前期研究工作发出通知;国家电网公司在2005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以百万伏级交流和±80万伏级直流系统组成的特高压国家骨干输电网架”的目标;南方电网公司也制定了“2030年形成五交二直特高压主网架”的远景规划。国家电网公司的晋东南-南阳-荆门单回百万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已于2006年8月奠基并于2008年底投入运行,这意味着我国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工程已进入工程建设实质性阶段。11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试验示范线路全长645km,经过山西、河南和湖北三省,此工程是中国第一个特高压工程且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额定电压长期运行的特高压工程。
目前国际上仅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和我国建设有特高压线路,其中美国和意大利为试验线路,俄罗斯和日本虽然为输电线路,但均降压至550kV运行。
高压开关的产品结构形式多样,主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方面技术性能高于IEC标准,在电网中运行情况基本良好,但在产品外观、耐用性、可靠性、防腐性及免维护方面与跨国公司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kA 63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kA 170 额定短路持续时间 s 3 4 额定1min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 断口 kV 1060 对地 kV 1100 5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1.2/50μs峰值) 断口 kV 1675(+450) 对地 kV 2690 6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250/2500μs峰值) 断口 kV 1300(+450) 对地 kV 1860 7 无线电干扰水平 μV ≤300 8 机械寿命 次 5000 9 额定端子静态负荷 水平纵向 N 5000 水平横向 4000 垂直力 5000 静态安全系数 2.75 动态安全系数 1.7 10 开合转换电流 转换电压 V 7000 转换电流 A 6300 开断次数 次 100 11 刚合时间 s 11±2 12 刚分时间 s 8±2 13 时序特性 弧触头合闸至灭弧室合闸△t1 ms ≥300 灭弧室合闸至辅助触头合闸△t2 ms ≥100且≤600 辅助触头分闸至灭弧室分闸△t3 ms ≥200且≤800 灭弧室分闸至弧触头分闸△t4 ms ≥30 14 隔离开关分闸后的断口绝缘距离 mm ≥4800 15 导电部分对地绝缘距离 mm ≥8600 16 主回路电阻 μΩ ≤55 17 配电动机构分合闸时间 s 18±3 18 单极重量 kg 12200
方案介绍
GW7F-1100(W)/J8000-63P型旁路隔离开关是三柱水平双断口翻转式串补用旁路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由结构相同的、通过电气联动实现同步操作的三个单极组成。每极主要包括:电动操动机构、底架、基础支架、支柱绝缘子、静触头、弧触头装置、真空灭弧室、主闸刀、均压环等。
为满足开合母线转换电流7kV、6300A的参数要求,特附装开合大参数感应电流装置,由弧触头装置、真空灭弧室组成。主导电管分闸时在水平方向形成两个隔离断口,弧触头、弧触板回路与灭弧室回路串联,并与辅助触头回路、主回路组成三回路并联结构,通过真空灭弧室来开断和接通母线转换电流。
该隔离开关具有优良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的绝缘及抗腐蚀性能,稳定的工作可靠性,同时具有通流稳定性高、开断能力强、灭弧效果好等优点。
装备研制周期
2010年3月17日,我公司参加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北京组织召开的“特高压串补开关设备合作研制第一次谈判会议”,并依据会议精神展开研制工作。在我公司已有的GW7F-1100D(W)/J5000-63的产品基础上,完成了产品设计、零部件投制、样机装配调试工作。并于2010年9月在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国家高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样机进行开合母线转换电流(7kV、6300A、100次)的型式试验。并在2010年11月~2011年3月完成了全套型式试验,产品研制成功。
GW7F-1100D(W)/5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红色革命文化-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之主题素材积累与运用.pdf VIP
- 中国传媒大学《微视频创意与制作》课件-微视频创意与制作-PPT-微视频创意与制作(第一章).pptx VIP
- 事故救援应急响应专项预案事故救援应急响应专项预案.doc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千级无尘室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深度解析《GBT 44037-2024焦炭溶损率及溶损后强度试验方法》.pptx
- 2025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速记口诀.pdf
- 2025年中国吸顶式车载显示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 “三表一图”(二)天津版.doc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周(草原-丁香结)达标测评卷 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