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继承和变革中的文化主题.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寻找继承和变革中的文化主题

寻找传承与变迁中的文化主题 一次纳西“祭天”仪式的叙事与引申 本文关键词: 文化主题 传承-变迁 纳西-祭天 血缘脉传 署神 自然观 二元结构 郎巴舞 内容提要:这是关于笔者1995年在云南中甸县三坝乡,亲历纳西祭天仪式的叙事与引申。它通过对祭仪及其变迁的描述,解析其中隐含着的,有关血缘脉传制度与交换互惠的自然观这两大文化主题。并从笔者在纳西地区的其他见闻,试图说明这些主题与纳西社会生活及其文化过程的关系,说明它们作为纳西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如何面对文化的传承、接触、吸融并成为保存自身魅力的“内核”。并通过解析这两大文化主题在纳西艺术中的延续,阐述了纳西音乐文化为生命而歌的本质特征。 题记: 文化主题(Cultural them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M·E·Opler提出的[1] 。他认为对任何一种族群文化来说,其行为都是受价值引导的。所谓“文化主题”的概念指的就是在族群文化内公开或隐藏的一种控制社会行为的基本假定、要求或价值态度。乍看起来,它与“文化模式”理论相似。但它们真正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用“几个”主题取代“一种”模式的概念,在于这“几个”主题并非是一个文化的完形结构,而是随着“对于人类有机体和社会生活的维持延续与发挥功能作用具有基本意义的活动”而不断产生的。因此,这一理论被看作是对以前的“文化模式”理论的修正[2] 。它力图阐明文化模式形成、联想、态度以及合理化内因,并在对文化主题的性质、表现及相互关系里找到各种文化的特征、结构、和演化方向的关键因素。 说心里话,在多年的田野调查中,见多了的是一种文明在它种文明冲击面前的急速失落,是文明冲撞中的无序状态,这确实是“文化相对主义”者的人类关怀所无法掩盖的事实。因此我一直在想,我们的田野工作,不能仅仅立足于去恢复一个过去的历史图景,还应该立足于现在。通过对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多重观察,去发现一个文化群体是如何面对变化的--接触、交流、涵化、对抗甚至于重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观察,去思考和发现这一文化群体在面临新的世界秩序与关系的过程中将如何重构自身的生命力并利于其生存和发展。同时,我又深深地感受到,一个文化群体生命力重构的力量并非来自于外力,而取决于内在。取决于这种内在力量在面对它文化刺激中的“应激状态”。比如,什么因素被保留?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什么使得一种文化被同化?或者反过来,又是什么使得一种文化在对外来文明吸收和消化的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的固有魅力? 文化,作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其形态与行为、观念及其相应着的结构、功能、价值体系密不可分。而“文化主题”的概念,由于一方面涉及了基本的价值态度,一方面又随着族群文化的过程而产生,它的生命力坚强与否,正是解答上述问题的核心。 本文试图从一个在现实中发生的纳西“祭仪”入手,通过寻找其中的文化主题及其流变,解析纳西音乐文化所面对的历史传承与变迁。当然我所面对的纳西“祭仪”,包容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而我又不可避免于对它们的选择。因此,我一直在自问:一种为解析而存在的逻辑化,是否真能符合于历史真实?它真的如其所是地在对象社会中发生着作用?这仍旧是一个“局内人”与“局外人”的问题。“研究就是为了改变自己”,因此,本文仅仅是一个“局外”人企图进入“局内”的尝试性叙述。 一、祭仪之变 1、这是“祭天”仪式吗? 1995年农历二月初七天未亮时,我站在位于滇西北哈巴雪山脚下一个叫白水台的山岗上,等待着拍摄一个纳西人的传统仪式--祭天。这次拍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与台湾合作制作的大型电视艺术系列片《中华乐舞-纳西专题集》中的内容。不过这样的仪式在今天的纳西地区中已很难得见。所以,当我随着摄制组为拍摄云南省中甸县纳西人的大型民俗活动--二月初八白水台歌舞集会,来到这个叫三坝的地方,又听说位于白水台南面的波湾村,要在二月初七举行年度例行的祭天仪式,我的内心真是狂喜不已。我虽是三进纳西,对这个仪式的了解,也不过是查阅资料、采访东巴以及观看一部由丽江东巴研究所演练的,带有复原性质的祭天录像了。今天能有机会亲身参与这样的仪式,正是我所长久渴望的。 更重要的是,纳西人自称为“祭天人”。他们把祭天视为每年周期性举行的最为重要的仪式。每一个举行祭天的“群落”,都有专门的祭天场地。这个“群落”一般是由一个“崇窝”(纳西语,意为“根骨”。指一个共同远祖后裔组成的家族)之下的几个近亲家支组成[3]。它与特定的氏族、血缘群体及其繁衍分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又将祭天喻为创造和维持纳西社会的必不可少的信念。这不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