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畜传染病学课件家畜共患传染病
重点:流行病学、诊断、防制措施。
难点:病原学、鉴别诊断。
复习及提问:
1.某羊场疑似发生了炭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3.药物预防和疫苗预防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有哪些?
第三章 家畜共患传染病 (18学时)
P32、教材P46-185、吴清民P109-238
教学目标:
1、了解共患病的巨大危害。
2、掌握共患病的流行特点和规律。
3、掌握共患病中炭疽、结核、布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4、掌握口蹄疫、流感、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的诊断和免疫预防。
5、了解狂犬病和痘病的流行特点,掌握其预防措施。
6、掌握细菌病和病毒病的诊断程序和方法,重点掌握实验室诊断方法。
一 、炭疽(Anthrax)m×1.5μm,大杆菌,在体内为两端平切、砖块状,形成荚膜,无鞭毛,单个,2~3个相连或竹节状长链。在体外形成中央芽孢,人工培养后成竹节状长链。G+ 。
3、培养特性 一般人工培养基即可生长。在普通琼脂上:灰白、不透明、粗糙、大菌落、低倍镜下菌落边缘呈卷发或火焰状构造。在血平上不溶血,可形成荚膜,在肉汤中呈絮状沉淀,明胶中呈倒立松树状生长。
4、抵抗力 繁殖体易杀灭,而芽孢抵抗力强大,可选用以下药物:0..1%升汞、3%O2H2、
20%漂白粉、0.15%过氧乙酸、4%高锰酸钾,3%甲醛。对青霉素最敏感,其次是磺胺、四环素及氯霉素等。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主要是病畜,特别是病重动物的血液、痈肿溃烂组织中含有大量病原体,可造成严重传播,并使污染的环境成为永久性疫源地。
2、传播途径及方式 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及蚊虫叮咬而间接传播,畜产品也可传播。
3、易感动物 人和各种动物、野生动物均易感,而草食兽最易感,且易感性高低依次为牛、羊、鹿、马等草食兽﹥人及杂食兽﹥肉食兽﹥禽类。实验动物中小鼠和豚鼠及家兔易感。
4、流行特点 散发、地方流行性、季节性(洪水浑浊、蚊虫皮露、温度)
发病机理
侵入——→脱芽孢——→荚膜——→抗吞噬——→ 繁殖——→毒素(水肿毒素EF又叫因子Ⅰ,为磷蛋白,引起皮肤水肿,无免疫原性;保护性抗原,又叫PA或因子Ⅱ无毒蛋白,有免疫原性;致死因子,LF,因子Ⅲ、致死性蛋白,必须三种因子同时存在才能致病)→破坏组织(毒素5大作用:杀死吞噬细胞使之易于扩散;抑制补体活性使之免于裂解;损伤血管内皮造成广泛出血;血量不足、血压下降、感染性休克;激活内皮细胞凝血活酶造成DIC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形成局部组织水肿、坏死。)
症状 潜伏期1~5天,短者数小时,长者14天。
根据表现一般分为4型。
1、最急性型:最常见于羊、牛、鹿,发病急骤,突然倒地、昏迷、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全身战栗,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七窍出血。
2、急性型:最多见。牛、马多见,有典型发病过程,初体温升高至42℃,牛不食不倒,战栗,呼吸困难,黏膜发绀,有出血点,便泌或血便,腹痛(踢腹),,兴奋,吼叫,后沉郁,昏迷,停乳,流产,气喘,磨牙,痉挛,舌外伸、肿胀难收回,天然孔出血而死,病程1~2天。
3、亚急性:也多见于牛、马,病情稍缓和,病程稍长,体表先有局限性水肿,尤以颈、咽、胸、腹下、肩胛、乳房等皮肤常见,硬而热疼,后无热无痛,中央有水疱,后溃烂变黑色,即炭疽痈,严重时可转为急性。有肺炎、肠炎症状者多为炭疽痈而呈败血症死亡,病程1周左右。
羊、鹿 与牛相似,但以最急性多见,常突然发病、眩晕、摇摆、咬牙、痉挛、倒地抽搐、七窍出血而死,病程仅几分钟或几小时。
4、慢性:主要发生于猪。表现咽炭疽多见,咽及附近淋巴结肿大、颈粗、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多在宰后发现,肉联厂多见。也有急性败血性和肠炎型,症状严重,导致死亡。
人炭疽(P115)
病理变化 一般禁剖,必要时局检,严防污染。
外观变化: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血凝不良,煤燃油或淡红色液体,尸体迅速腐败,膨胀。
剖检变化:败血症,全身皮下、浆膜、粘膜出血、水肿、胶冻样浸润,突出点是脾脏高度肿大(3-5倍),表面黑紫,切面如泥,败血脾。也可见炭疽痛(溃烂、坏死组织),淋巴结出血、水肿、胶冻状,猪则扁桃体出血、肿胀、坏死、周围胶样浸润,淋巴结切面砖红色。
诊断 要慎重,确诊依据要充分。
1、现场(临床综合)诊断 流行病学、症状、病变、治疗试验
2、实验室诊断
(1) 病原学 涂片镜检,分离鉴定(包括生化试验)
(2) 血清学 环状沉淀试验(新、旧病料试验)
(3) 动物接种 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接种小鼠。
鉴别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