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心菜蕹菜病虫防治图说
蕹菜轮斑病
轮斑病是蕹菜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病原菌是半知菌类叶点霉属旋花叶点霉(Phyllosticta ipomoeae Ell.et Kell.)。在露地和保护地都能严重发病,显著降低产量和产品质量。
[危害与诊断]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初生褐色小斑点,扩大后成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至红褐色,具同心轮纹.后期在病斑上产生稀疏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图l—46)。病斑易脱落穿孔(图l—47)。叶片上病斑数量较多时,病斑之间可相互汇合成为较大的斑块,导致病叶片变黄,干枯.甚至卷缩(图1—48)。叶柄和嫩茎发病、形成长椭圆形病斑、略凹陷,易从病班部折倒(图1—49)。
[发生规律] 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引起初侵粱。植株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继续传播和侵染:一个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再侵染。温暖多湿,阴雨连绵的天气适于病害发生,低湿的连作田块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栽培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晒土,铲除田间杂草,根据品种特点合理施肥,增施腐熟农家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防止菜株脱肥;合理灌水,不要过度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摘除菜株底部发病老叶,重病田实行轮作。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在天气情况有利于病情发展时,可喷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刑500一7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多硫胶悬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一600液等。间隔7—10天喷1次,用药3—4次。
蕹菜褐斑病
病原菌为半知菌类假尾孢属的旋化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ipomoeae Sawada ex Deighton)。发生普遍而严重。
[危害与诊断]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布满病斑,不堪食用。严重时引起叶片早枯,造成减产。
叫片上病斑近圆形、有时受到大叶脉限制,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较大,成熟病斑直径可达5—10毫米。病斑为褐色、黑褐色或红褐色,依品种不同而有差异,通常病斑边缘色深,中部色浅。病斑有明显的轮纹,多数病斑中部嵌套—个小斑,其中心色淡,边缘色深。几个病斑可汇合成为较大的斑块。病斑沿主脉发展后,可使叶片扭曲。干燥时,病斑中部开裂。潮湿时,病斑两面生黑色霉状物(图1—50、图1—51)。
[发生规律] 病原菌在病残体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植株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继续传播和侵染。一个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再侵染。
[防治方法] 参考蕹莱轮斑病的防治方法。
蕹菜白锈病
白锈病是蕹菜的常见病害,病原菌为卵菌钢的旋化白锈(Albugo ipomoeae-aquaticae Sawada)。分布普遍、危害较重。
[危害与诊断]危害叶片、叶柄和嫩茎,严重发生时显著降低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绝收。
叶片表面生淡黄色褪绿斑,后渐变褐色。叶片背面相对应的部位生有隆起的白色疱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粘质感(图1—52)。此种疱斑是病原菌的孢子囊堆,疱斑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未状物(病原菌的袍子囊),成为空疱。发病严重时病叶扭曲的畸形,易脱落。叶柄和嫩茎膨肿、也出现白色疱斑。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卵袍子随病残体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或越夏。卵袍子可存活2年以上。种子表面也可能附着卵孢子。下一季蔬菜出苗后,卵孢子同步萌发,产生孢囊,孢囊产生游动孢子,游动袍子借雨水传播,粘附在叶片上。游动孢子静止后在水滴中萌发,产生芽管,芽管经由叶片的气孔而侵入,引起初侵染。病原菌的菌丝在叶肉细胞间蔓延,并在叶片背面生出白色疤斑,这是病原菌的孢子囊堆。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把子囊,借风雨或农事操作传播,引起再侵染。孢子囊萌发最适温度为25℃一30℃。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而侵入。较低的温度适于白锈菌侵入,但侵入后在寄主体内扩展,则需要较高的温度,若白昼气温低于23℃,不显症。
多雨高湿和温暖的天气适于白锈病流行。如海南省,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梅雨季节发病严重;7月份至8月上旬高温少雨,病情缓和;8月中下旬10月上旬,台风暴雨频繁,昼夜温差大,露水重,达到发病高峰期。
连作田间遗留菌源数量多,发病早而重。土质瘠薄,营养缺乏或氮肥施用过多、过晚,植株抗病能力降低,发病早而重。地块低洼积水,灌溉不当或植株密度过高,通风透光不足,都使田间湿度增高,致使白锈病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
(1)栽培防治 在常发地区,应实行轮作,重病田与其他蔬菜轮作2—3年或种水稻1—2年;低湿地区实行高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队个人防护器材优质教案.doc VIP
- 2025年基于石油企业的价格管理新模式.pdf VIP
- 新教科版(2025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单元测试卷 .pdf VIP
- 2024-2025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优秀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陕西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在线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T/CSPSTC 78-2021顶管法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 2025年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康略高速公路收费运营人员招聘7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一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教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审题课件.pptx
- 2023新能源风电生产指标体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