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绿地调研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州绿地调研报告

常州绿地建设调研报告 行政管理(2)班 陶顺 摘要:本调查研究立足江南城市常州,瞄准近年来发展较快,使用率较高的城市公园绿地,对其使用人群,配置情况,无障碍设施情况,使用满意度,设计的和谐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等进行问卷和实地调查,分析,并提出设计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公园绿地 设计和谐性 地域特色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常州不同区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五个公园绿地:红梅公园、清风公园、武进新天地广场、新区公园和兰园,进行调查。调查采用发放问卷,实地访谈,拍摄等方法,从公园概况、使用人群特征、配置情况、使用满意度、无障碍设施设计、设计地域文化特色等若干大类24个小项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问卷有效率为98%,访谈192人次。实地拍摄照片300余张。同时,在金色新城绿地、荷园、荆川公园、东坡公园等社区公园、带状绿地进行实地访谈和拍摄,搜集研究资料。 调查结果 2.1常州简介 2.1.1 自然条件 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与上海、 南京等距相望, 与苏州、 无锡联袂成片, 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沪宁铁路、 沪宁高速公路、 京杭大运河均穿城而过常州现辖金坛、 溧阳 2个县级市和武进、 新北、天宁、 钟楼和戚墅堰 5 个行政区, 市域面积 4 385km2。别称/龙城0是江苏省 13个省辖市之一。北临长江,南接太湖,濒临东海,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2.1.2水文条件 常州南临太湖, 北枕长江,星罗棋布的河塘湖泊,大小河道构成了江南水乡的景观特色。据调查,河道1 700条以上。在常州老城区内, 内环水系主要由市河构成, 总长约 611 k m, 外环水系则由京杭大运河和关河围和而成, 加上环状水系外呈放射状分布的北塘河、丁塘河、横塘河、采菱港、龙游河、南运河、后塘河等河道, 常州市的市区呈现出城河相依 的城市格局。目前, 常州市水系绿化主要集中在主河道 2边和滆湖周围,错综复杂的河系绿化构成了常州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骨架。 2.1.3城市植被 从地带性植被来看,常州应属于常绿阔叶林向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混交林过渡类型。植被资源多分布在多山地区, 如茅山风景名胜区、 溧阳的天目湖旅游度假区、 太湖椒山岛丘陵地,湖荡地区有部分自然植被, 其余平原地区均为人工植被。森林建群种为马尾松、 青栲、 青冈、 苦储、 石栎、 木荷等,其中落叶阔叶树如槲栎、 麻栎、 栓皮栎、朴树、 枫香树、 化香、 白栎、 三角枫等树种在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为开发与破坏,已造成森林植被质量下降,森林景观逐渐单一的危险境地。在常州主城区、 风景名胜游览点、 寺庙、 古墓遗址、 名人故居、 基督教堂等处, 生长着许多苍劲挺拔、 翠云如盖、 体态巍然的古树名木。常州市现有古树名木370株, 不含盆栽和苗圃中临时假植的树木,其中古树 348株,名木 22株,分属 27科 42属 49种。植物种类有高大挺拔的银杏、 青檀、 榉树、 朴树;也有树姿婆娑、 蜷曲如龙的紫薇、 瓜子黄杨、 构骨等;还有绿荫如盖的广玉兰、 桂花、 香樟;还有花香四溢、 枝繁叶茂的灌木腊梅、 山茶、 牡丹以及攀援植物紫藤等。 2.2常州公园绿地发展状况 2.2.1发展阶段 从 1949年到 2012年的 60 年间,常州公园绿地面积呈现大幅度增长,公园绿地类型不断丰富,绿化质量不断提高, 常州的绿地发展概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 ( 1949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在战乱中, 一些私家园林被毁,或逐渐荒芜, 常州园林大多名存实亡。公园绿地面积仅为 1 h m2,行道树 480株多,城区绿化覆盖率不足 012 % ,人均绿地面积只有 0105 m2。这个时期的公园绿地面积不仅少, 而且分布不均, 年久失修。 (2)重建和缓慢发展阶段( 1950~ 1978年 ) 新中国成立后,常州的公园绿地建设随之开展。在这期间,改建了人民公园、 于 1954年新建了面积达 40hm2的东坡公园。1958年, 改建了首个大型综合性公园) ) ) 红梅公园并对公众开放, 成为常武地区最大的公园绿地。截止 1978年,常州市区公园绿地总面积达 40 hm2。拥有各类树木 314万株。 (3)相对稳定增长阶段 ( 1979~ 2001年 ) 1978年后, 常州园林重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到1998年底, 市区公园绿地面积为 389 hm2;人均公园绿地 5103 m ,绿地率 1817 %, 绿化覆盖率 3015 %。1999年以来,常州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绿地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改善常州生态环境这个目标,遵循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 号召/见缝插绿0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