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气囊导尿管留置灌肠治疗肠梗阻185例.doc

中药气囊导尿管留置灌肠治疗肠梗阻185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气囊导尿管留置灌肠治疗肠梗阻185例

中药气囊导尿管留置灌肠治疗肠梗阻185例摘要 通过多种方法保守治疗肠梗阻一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的课题,通过大量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探讨出了利用气囊导尿管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的经验,笔者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效果明显,值得推广,现总结出来,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研究。 关键词 肠梗阻 气囊导尿管 大承气汤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2年7月~2006年12月收治256例急性非机械性肠梗阻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急诊手术者除外。其中185例在胃肠减压、禁食、补液及抗炎等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2次/日,灌肠3~7次。平均4.6次。男132例,女53例,年龄14~78岁,平均43.5岁。病人入院时均有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经腹部平片显示肠管含液气平面均证实肠梗阻,无机械性或绞窄性梗阻症状,否则立即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中药基本配方:大黄40g,川朴20g,炒莱菔子30g,枳实10g,桃仁9g,赤芍15g,乌药15g。用药方法:每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患者取左侧卧位,保留灌肠,1~2次/日。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无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排便正常后,停止灌肠治疗,继续适当补液、抗炎及对症治疗。 中药灌肠治疗的优点:中药灌肠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外科病人,尤其适宜于上消化道术后早期尚未恢复胃肠功能、禁食的病人,具有不干扰手术部位、不刺激胃肠道及消化腺的特点。直肠黏膜的吸收能力很强,其生物利用度较口服明显提高。对于非手术病人,药物经过局部渗透和吸收,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了经肝肠循环的降解作用。 临床应用要点:肠梗阻是一个发源于腹部,主要影响肠道,继而影响全身诸多器官的疾病,有时来势凶猛,病情发展迅速,治疗早期主要采取保守方法进行胃肠道减压,解除肠道梗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措施得当、及时,往往可以避免再次手术治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起到有效的辅助治疗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可以广泛使用。  结果 总治疗结果:A组痊愈67例,死亡0例;B组痊愈118例,死亡0例。 腹痛腹胀缓解时间:A组2~7天,平均4.9天;B组3~14天,平均8.3天。 排气、排便时间:A组2~8天,平均5.2天;B组4~16天,平均9.4天。 手术率:A组3例,手术率6.52%;B组25例,手术率20.5%。 例:患者,男,59岁,朝鲜族。病人于2006年10月4日因腹水1个月停止排便7天来我院。既往患肝硬化15年,于10年前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查体:急性痛苦面容,形体消瘦,上腹部可见长10cm术后瘢痕。蛙状腹、可见肠型,全腹压痛,叩之鼓音及移动性浊音,肝脾未触及,肠鸣音亢进呈3~4次/分。理化检查:WBC4.6×109/L,LYM 1.6%,M MID0.3%,MGRAN 2.7%,M RBC 3.37×1012/L,HGb 129g/L,HCT 33.7%,MCV100FL,MCH 38.3pg,RDW 15.5%,PLT152×109/L,MPV 8.4FL,PCT 013%,PDW 17.3,淀粉酶369U/L。腹水:黄色微浊。李凡他试验:弱阳。细胞:1000/mm。分类:多核、大单核。B型超声:肝右肋下最大斜径150mm,实质回声粗糙强弱分布不均网络不清。脾厚30mm,表面光滑回声均匀。胰腺因气体显示不清。腹腔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最大深度60mm。X线:两侧膈肌位第4前肋水平,膈动度尚可,左中上腹肠腔积气扩张并见3处液平。 诊断:肝硬化腹水合并粘连性肠梗阻(完全性梗阻)。 治疗经过:禁食水,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体位选左侧半卧位,常规补液1000ml/日。抗生素头孢呋欣4.0g/日,白蛋白10g/日。灌肠中药组成:大黄40g,川朴20g,炒莱菔子30g,枳实10g,桃仁9g,赤芍15g,乌药15g。留置灌肠方法:病人侧卧体位,气囊导尿管1只,顶端用剪刀剪断,中药液300ml,温度37℃以上,以不能烫手为宜。插管深度15cm,留置时间20分钟以上。气囊注20ml温生理盐水。用上述方法1日灌3次即可。 结果 病人于第2天开始于灌肠后少量排气,第4天开始排大便,如糨糊状褐色量约200ml,于第5天开始排出大量褐色糊状粪便,梗阻彻底痊愈。但腹水仍然存在,后经中药治疗1个月后腹水消退。随访5个月未复发。 讨论 非手术治疗是每一个肠梗阻病人必须首先采用的方法,所以采取一个有效的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该例病人是典型的粘连性肠梗阻。因为合并肝硬化腹水所以不是手术适应证。在只能是保守治疗的前提下,我们采用了中医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用气囊导尿管的优点是可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