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刍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刍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后天认真思考、培养锻炼出来的。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一、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训练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堆垒基石”
学生创造的前提是对原有真理性知识的全面掌握及融会贯通,只有基于这点的创造,学生才能显得游刃有余。因此,平时,要注重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训练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达到自如的境界
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中,有关基本公式的灵活应用,也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但很多情况下都是正向思维——根据题意写出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但也常出现利用基本公式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情况,这时我便专门安排一节课“公式倒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公式“倒车”的技巧,并能灵活地掌握这技巧解决问题,下面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况:
1.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的比是2:3,体积之比是6:5,那么圆锥的高与圆柱高的比是( ):( )。学生想:因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的比是2:3,所以半径的比是2:3,底面积的比是4:9,所以根据公式“倒车”列式:====,虽然平时也进行类似的公式“倒车”,但此问题的难度似乎更大,但学生已经有举一反三的自觉性,投入到解决新问题的创造中。又如在同册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中有一道练习:学生在作业本上这样写道:=3.14,=6.28,=9.42……,因为=πr(不一定),所以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正比例。当问及=πr这个公式是怎么得来的,孩子们显得底气十足了。所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上,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三、设计梯阶式题组,诱发创造性因素
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说过:“例子有时比定律还重要。可见,学生对概念、定律、方法、技能的学习,一般都需要接触到相对应的题目,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充分理解,自觉地掌握。如“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一知识点,我设计如下梯次练习:
a.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如果圆柱的体积是45立方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 );如果圆锥的体积是45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
b.把一个圆柱形的木材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c.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它们的体积之和是12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d.已知一个圆柱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 )
①15立方分米 ②135立方分米 ③无法确定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定律,比“死记硬背那些纲纲条条”更能完整地建构认知,诱发创造的因素,从而较好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四、关注探索、联想拓广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巧设思维情景,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探索,使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顿悟,有所提升,有所创造。因此,我们会采取这样做法:适当安排一些有难度练习题,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后,就“推波助澜”,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高度“跃动”和“奔放”的状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猜想,启迪“灵感”,促其顿悟,使思维发生飞跃。当然,猜想能引发学生去创造,但猜想的结果并非完全是真理,继猜想之后,还要做一定的论证。
如右图,一段底面积是12.56立方分米的圆柱形的木材,被截去一部分后,求它现在的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肯定没办法直接求出体积的,那怎么办呢?学生有的猜想虚线所示以上截去的是这部分,但又苦于没有证据证明。于是只好另辟蹊径,有的同学猜想是否能在上面添补一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倒置,这样就能组成一个新圆柱,求出体积后再除以2就可以得出现在的体积了。当即,所有学生顿悟,于是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油然而生,凝结的思维又得到质性的飞跃。
五、开拓思路,诱发求导性和发散性思维
徐利治教授指出:“任何一个科学家的创造能力,可以用如下公式来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从这里,我们可看出发散性思维,对于一个人创造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如一段公路长3600米,3天修了20%,修完这段公路一共要多少天?学生写出这样几种解法。
解法一: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项练习】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专项—《填写单位》 人教版 (含答案).doc VIP
- 药学英语(上册)(第5版)史志祥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高中入团思想汇报范文(6篇).docx VIP
- 公路大中修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与研究-来源:现代企业文化·下旬刊(第2021007期)-中国工人出版社.pdf VIP
- 稻盛和夫《心》读后感集合5篇.docx VIP
- 个人现实表现(现实表现).pdf VIP
- 货物运输投标文件(技术部分).pdf
- GB_T 15560-1995《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时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pdf
- 食材配送项目投标文件.doc
- (统编2024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8课 课余生活真丰富 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