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季杂交水稻Y两优68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单季杂交水稻Y两优68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摘要 介绍Y两优689在江山市种植表现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 杂交水稻;Y两优689;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075-01
Y两优689是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温州市联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恢复系R689与两系不育系Y58S配组联合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1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江山市于2010年引进试种。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表现生长整齐,株高、株型适中,抗性好,产量高等优点,适宜在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2011年全市推广面积达636.7 hm2,占全市单季晚稻种植面积的5.3%左右。
1 产量表现
2010年品比试验表明,Y两优689平均单产8 356.3 kg/hm2,比对照两优培九(8 034.1 kg/hm2)增产4.01%;2011年对比试验表明,Y两优689平均单产8 626.3 kg/hm2,比对照两优培九(8 302.25 kg/hm2)增产3.90%;2010—2011年分别在江山市清湖镇华夏村、贺村镇友爱村等地多点试种示范,Y两优689平均单产8 491.3 kg/hm2,比两优培九增产3.96%;2011年江山市清湖镇华夏村10.2 hm2示范田Y两优689整畈平均单产9 562.5 kg/hm2,其中高产攻关田2块,面积分别为0.14、0.12 hm2,实割产量分别为9 937.5、10 140.0 kg/hm2。
2 特征特性
2.1 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
Y两优689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剑叶较挺,叶色浅绿,茎秆较粗,抗倒性好;分蘖力中等,穗型大;丰产稳产,后期转色好;平均株高122.6 cm,地面伸长节间6个;有效穗数239.4万穗/hm2,成穗率60.9%,穗长27.3 cm,每穗总粒数179.9粒,实粒数153.6粒,结实率85.4%,千粒重27.2 g。
2.2 生育期
Y两优689在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2年,平均全生育期135.1 d左右,与对照两优培九相仿,一般在5月15日左右播种,8月中旬齐穗,9月底成熟。
2.3 米质与抗性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米质检测结果,Y两优689平均整精米率59.2%,长宽比3.2,垩白粒率37.5%,垩白度8.3%,透明度2级,胶稠度61 mm,直链淀粉含量15.0%,米质指标均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4等。农户反映米饭松软适中,适口性好,适宜城乡习惯口味。
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2008—2009年2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2.4级,穗瘟4.8级,穗瘟损失率6.5%,综合指数为4.4;白叶枯病5.0级;褐稻虱9.0级;2010、2011年在江山种植未出现稻瘟病、白叶枯病和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1]。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后期功能叶寿命长,转色好。
3 高产栽培要点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Y两优689在江山市作单季晚稻栽培,5月15日左右盲谷播种,播前用25%使百克乳油2 500倍液,或80% 402抗菌剂1 500倍液进行间歇浸种消毒36~48 h,沥干后用吡虫啉,或好安威拌种,防止鼠鸟危害,播种量为112.5~150.0 kg/hm2。秧床要施足基肥,播后用幼禾葆75 g/hm2对水喷施封土并保湿除草,培育短龄壮秧,全面应用旱育秧技术。
3.2 小苗早栽,宽行窄株,东西行向,单本稀植
控制秧龄15~20 d,叶龄3.5~4.0片时移栽,从苗床取秧后尽快带土浅栽。大田整畦,畦宽3.1 m(含一条操作沟0.4 m),采用东西行向,以利于通风透光,每畦插10行,行距30 cm,株距18 cm,栽植16.5万~19.5万丛/hm2,单本稀植[2]。
3.3 做好肥水协调,加强培育管理
Y两优689在江山市种植一般全季氮肥用量控制在165~195 kg/hm2,施肥原则是适施基肥,早施苗肥,施足保花肥,配施磷、钾肥,主攻成穗率,提高结实率。一般基肥施碳铵600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施后耖平隔夜插秧[3];移栽后5~7 d施尿素112.5 kg/hm2,5~7 d后补施尿素112.5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作平衡肥;倒2叶露尖时巧施保花肥,即施用尿素75 kg/hm2、氯化钾45~75 kg/hm2;齐穗期看田看苗酌施壮粒肥。做好水浆管理,使其与施肥、除草、治虫相协调,做到薄水插种、浅水分蘖,除施肥、除草、防治病虫等环节保持一定浅水层外,其他时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实施超前搁田,当田间苗数达到225万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