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立体监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立体监测摘要: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以及水资源演变的“自然―人工”二元驱动特性凸现 ,传统的水资源监测难以满足现代水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的需求,针对西线工程水源区现 有水资源观测站网存在的地基站点稀疏、布局不尽合理、监测手段落后和信息共享不畅等问 题,提出了客观性、整体性、共享性、信息化、经济性五大监测站网优化原则。以气象与水 文监测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与标准,水文、气象及生态监测研究新成果为优化依据,以GPS 水汽观测、AWS自动气象站观测网、风廓线仪、边界层铁塔、探空观测以及多普勒雷达系统 等现代化观测手段对区域空中水资源进行监测,同时,新增地表水水质站31处、降水站54处 、生态水文监测站14处、水位站7处、水文站25处和土壤墒情站14处,对四川省境内的陆面 水资源进行监测,新增自动气象站观测站点18处、水文站7处和土壤墒情观测站7处,对坝址 以上集水区的陆面水资源进行立体监测,形成空基―地基一体化的水资源监测网络系统,为 工程建设与运行调度、区域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空中水资源;水资源立体监测
中图分类号 TV2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122-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25
传统水文监测理念是建立在传统水文学理论基础上的,无论站网布局还是监测方法理念都是 建立在水的自然属性之上,且将大汽水、地表水、地下水按照行业部门分工进行割裂监测, 监测方法简单,手段单一[1]。在我国的资源监测与管理体系中,水资源监测体系 与国家的水文监测体系完全相同。对于水文监测,自建国以来,我国已进行多次水文站网的 规划工作,如1955年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对大、中、小河流分别采用线、面、站群的 原则进行规划;1964年在原有水文站网收集到的水文资料基础上,用概念性水文模型检验站 网规划;1978年编制了近期(1985年以前)水文站网调整充实规划;1983-1986年编制出近 期(1985-1990年)和远期(1991-2000年)水文站网调整发展规划;2000年,水利部水文局 组织开展《全国水文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全国水文站网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划。 需要指出的是,1992年,水利部颁发了《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34-92),作为全国 水文规划的技术纲领。
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以及水资源演变的“自然―人工”二元驱动特性凸现 ,传统的水资源监测难以满足现代水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的需求,需要在现代水文水资源 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下,充分考虑水循环的整体性以及水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 、生态等属性特征,以3S技术、雷达监测技术、核物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 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建立基于水循环的空基―地基一体化的水资源立体监测系 统。
本研究在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现有水资源观测站网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西线 工程的规划设计与运行调度,在水循环陆―气耦合模式指导下,初步构建西线工程水源区水 资源的立体监测体系,形成空基―地基一体化的水资源监测网络系统,为工程建设与运行调 度、区域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界定及现有站网
1.1 水源区范围界定
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调水工程水源区包括工程坝址处径流的来源区域,亦即取水坝址的集 水区。考虑到西线工程运行后,将对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同时 ,下游河段的水资源需求也会对工程的调水规模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工程规划、设计、 建设与运行调度中需要对下游河段进行充分考虑。为充分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本研究对 上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并结合四川省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将宜宾以上的长江流域划定 为西线工程的总体水源区,总面积为60.94万km?2;将取水枢纽(坝址)以上集水区作为核 心水源区。
1.2 现有站网构成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现有水资源监测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常规气象站、 新一代自动 气象监测站点、常规水文站以及专用水文站。上述四类站点分别归属于四个部门:国家和地 方气象观测部门、JICA研究团队、国家及地方水文监测部门、西线工程规划设计部门。其中 ,用于空中水资源监测的主要是常规气象站、新一代气象监测站点;用于陆面水资源(包括 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土壤水资源)监测的主要有水文站。此外,在岷江平原地区有一 些地下水监测站;在相关的项目研究中,也采用探空和遥感手段获取部分水资源演变信息。 [KG)]严登华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的立体监测中国人口#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