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巨球蛋白血症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docVIP

原发巨球蛋白血症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发巨球蛋白血症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

原发巨球蛋白血症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摘要] 报告一例罕见病,原发巨球蛋白血症,讲述该疾病高巨球蛋白所致的雷诺氏症 ,高黏滞综合症等临床表现特征,以及血浆置换,37℃温浴输血等治疗特点,诊断标准。 [关键词] 贫血; 雷诺氏症; 高黏滞综合症; 巨球蛋白IgM [中图分类号] R55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13-01 Primary macroglobulinem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port of 1 case HAN Yan-ling1 SHI Chang-shan2QIU Li-qin3 (General Hospital of Coal Iron Company diaobingshan 112700) [Abstract] Report a case of rare disease,Primary macroglobulinemia, about the disease caused by high-macroglobulin Raynaud’s disease ,hyperviscosity syndrome and other clinical features And plasma exchange, 37 ℃ blood transfusion and other treatment bath features, Diagnostic criteria. [Keywords] Anemia; Raynaud’s disease; hyperviscos 1 病例:男患,69岁,因乏力1年加重伴心悸,气短,四肢末梢遇冷变白(雷诺氏症)、眩晕、头痛 1月于2010年12月12日贫血入院。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左眼球结膜出血,四肢皮肤多处淤血斑,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0次/分,节律齐,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6级柔和的收缩期杂音。肝肋下6.0cm,中等硬度,脾甲乙线13 cm,甲丙线11 cm,丁戊线1.0 cm,四肢肌力Ⅴ级,病理反射阴性。血红蛋白67g/l,血白细胞2.9×109/l,分叶粒细胞28%,淋巴细胞70%,血小板70×109/l,网织红细胞0.7%,IgM56.5g/l,IgG6.7 g/l, IgA0.6 g/l, IgE0.4m g/l, IgD1.8 m g/l血。血清总蛋白84.9g/l,球蛋白51.2 g/l,间接胆红素8mmol/l,血沉150mm/第一小时,尿本周氏蛋白(-),冷凝集素1:320,Coombs氏直接试验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可见M蛋白带。骨髓像:骨髓增生活跃,淋巴细胞比例增多,占58.8%,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成熟淋巴样浆细胞散在,粒系,红系比例减少,示片一张见巨核细胞7个,血小板散在可见。颅骨,骨盆,肋骨X线及三维CT未见异常,头CT见双侧基底结区腔隙性脑梗塞,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肥大。住院后局部(体外)肝素化法血浆置换6次共置换血浆4800ml ,同时输注4%白蛋白600 ml,林格氏夜1500 ml,低分子右旋糖苷1000ml ,新鲜冰冻血浆1200 ml,每次置换血浆800 ml。加温输红细胞悬液2次(体外将红细胞悬液37℃温浴)共4单位,应用MP方案(左旋苯丙氨酸氮芥12mg/日,强地松60 mg/日,连续口服4天),间隔5周,共应用2个疗程。症状逐渐减轻,住院68天血红蛋白上升至90 g/l,IgM下降至16.5g/l出院。 2 讨论:原发巨球蛋白血症又称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罕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巨球蛋白所致的高粘滞血症,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是B 淋巴样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以合成并分泌大量的高分子巨球蛋白IgM为特征,累及B细胞发生的部位(包括骨髓、淋巴结和脾脏),并产生贫血,出血,感染,以及高黏滞综合症的症状(如疲劳、皮肤黏膜出血、头痛、以及各种各样的神经症状,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单克隆的IgM蛋白有些是针对自体红细胞抗原(冷凝集素)的抗体,冷凝集素效价升高,这些表现为对寒冷过敏,雷诺氏症,并出现Coombs氏直接试验阳性,部分病人出现溶血贫血。 巨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血清中出现单克隆IgM 且10g/L 和骨髓中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大多数65岁,贫血、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和肝脾淋巴结肿大,无骨骼破坏的表现,并除外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单克隆IgM<10g/L ,除M蛋白外无临床表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IgM 骨髓瘤等疾病,可以确诊。 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根据病人不同时期给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