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异治及同病同治验案举隅.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病异治及同病同治验案举隅

同病异治及同病同治验案举隅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临床治疗时,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 异病同治法? 异病同治法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升陷汤乃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方剂,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症,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症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在临床中,我用升陷汤治疗其他疾病,效果显著。? 例1:患者,男,64岁。2007年9月24日初诊。诉复发性口腔溃疡伴腹泻1个月余,消瘦明显,面色萎黄,纳差乏力,口腔,牙龈烧灼样疼痛,血红蛋白70g/L。查口腔,牙龈部红肿,看不清溃疡具体位置。舌质光红嫩无苔,脉沉细无力,双下肢踝以下指凹性水肿。综上症状,乃气虚津不上承,虚火上炎。处方:柴胡10g,升麻3g,黄芪30g,知母10g,桔梗10g,党参15g,黄芩8g,黄连8g,半夏5g,干姜3g,吴茱萸3g,地龙10g,白及15g,甘草5g。3剂后,口腔红肿消失,疼痛减轻,无腹泻,舌质淡红,光滑有津,脉细,双脚面仍肿。上药又服7剂后,纳食可,口腔红肿疼痛完全消失,舌质淡红、胖,苔少,左脉沉细,右脉可,脚踝部下午浮肿明显,鼻、口唇周围颜色明亮正常。处方改为升陷汤加减知柏地黄丸治疗1个月后,血红蛋白升至110g/L,全身症状自觉良好,体重增加停药。? 例2:患者,男,75岁。发现食道癌半年余。上消化道钡餐及CT示:食道下段10cm左右狭窄,因年龄较大,体质较差,在肿瘤医院放疗1个月后出院休养。现消瘦明显,纳差,乏力,动则气喘,便意多,肛周下坠感,但便量较少,走动则要排便,便后则安。舌质瘦小,红,苔少,脉沉细无力。有慢支病史10多年。此乃气虚下陷。处方:黄芪30g,知母10g,柴胡10g,桔梗10g,升麻8g,黄檗10g,山药30g,山萸肉10g,丹皮10g,茯苓10g,五味子10g,乌贼骨15g,甘草5g。3剂后,气短症状稍减轻,但仍便意频,查肛周、直肠及乙状结肠处黏膜未发现异常,上药将黄芪量加至50g,续服5剂后,肛周便意减轻,下坠感减轻,上药加减续服20剂,全身症状缓解,嘱调整饮食,避免触冒风寒之邪,坚持纳气,提肛训练。3个月后,复查病人的癌肿部位,竟未继续发展。中药对症治疗对抗癌、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上病例,虽病名不同,但在病中表现的病机相同,因此用升陷汤加减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异病同治法在临床中的很好应用。? 同病异治法?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如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因季节不同,地域不同,体质不同及感邪轻重之不同,而有风寒、风热、暑湿夹杂及虚体感邪等证型,治疗方法也就有了辛温发汗、辛凉清解及清暑祛湿解表和扶正与解表并施等。在临床中,感冒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治法也不同。? 例3:患者,男,41岁,2008年1月求诊。诉感冒持续不愈1个月余,用药效不佳。现头晕,乏力,咽干,耳痛,有时心慌,大便干,舌质红,苔薄,脉弦紧。此乃感冒(风寒犯肺,邪郁久化热)。处方:葛根30g,桂枝10g,荆芥8g,防风5g,贯众30g,板蓝根30g,麦冬10g,甘草10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2剂后以上症状完全缓解,因大便干,加火麻仁20g,杏仁10g,又3剂后,感冒症状完全消失。? 例4:患者,女,3.5岁,2007年12月10日就诊。代诉:发热,流涕,咳嗽,纳差1周余。静脉输住头孢噻肟钠、穿琥宁1周后,仍咳嗽,夜间发热,五心烦热,体温不超过38℃。查体:咽腔红,舌质红,苔黄稍厚。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此乃感冒(积食发热)。处方:焦楂8g,大白5g,枳实3g,厚朴5g,杏仁8g,百部5g,荆芥3g,防风3g,炙甘草1g,内金5g。3剂后咳嗽、发热明显减轻,纳食好转,又服3剂后诸症消失。? 以上病例,虽然病名相同,但因体质不同,及夹杂病证不同,因而治法方药也不相同。《黄帝内经?曰:帝问均一病耳,而或以砭石,或以毒药,或以灸?,或以九钺,或以导引按跷,治各不同,何其病之愈也?伯言四方地势不同,故所治亦异,不必拘用一法也。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