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壮医针挑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壮医针挑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壮医针挑并艾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0倒的疗效。方法:取龙路、火路网络在体表的反应穴或皮下反应点,每次选2~3个穴位,持针尖快速刺入皮肤0.1-0.2cm,绞断表皮少许纤维,尽量不出血,每3天1次,配合艾灸,加次为1疗程。结果:显效102例,有7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壮医针挑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仍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壮医针挑疗法;艾灸
中图分类号:R578.1;R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482-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DM患者致残的常见原因。其发病率随病程的延长,可高达90%以上,近年来,采用电生理检查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可诊断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西医多用B族维生素治疗。DPN的疼痛特点与中医辨证的“瘀血性疼痛”相同,笔者采用壮医针挑并艾灸疗法,治疗20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例病人均为2004年1月-2007年1月份门诊病人,所有病人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200例,男114例,女86例,年龄35~83岁,平均52.7岁;对照组200例,男108例,女92例,年龄47~72岁;平均56.2岁。两组年龄、糖尿病病情、神经病变的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依照1993年上海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病史;②两肢呈对称性感觉障碍、麻木刺痛、烧灼痛、腿痉挛、痛温觉减迟、触觉异常、腱反射减迟;③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手足肌肉麻痹乏力、骨骼肌萎缩;④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减慢。
1.3排除病例 ①合并有严重的其它糖尿病并发症;②哺乳、妊娠期的患者;③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人;④其它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2.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先运动治疗、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或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再以针挑并艾灸和维生素B12分别治疗。
治疗组:(1)选用壮医针挑疗法常用的挑点绝大部分为龙路、火路网络在体表的反应穴(网络、又称压痛点或敏感点)或龙路、火路的皮下反应点,每次选2~3个穴位,严格消毒皮肤,选用5号缝衣棱针(长约5cm),用右手中指用力划患者患部皮肤,然后在隆起线的两端或中间取穴,上肢麻痛主取颈椎3~4~5椎间穴位,然后取肩胛上神经的起点穴。下肢麻痛取腰椎4~5肋间穴位,有知觉者在腰骶部寻找挑点,挑点特征:外形似丘疹,高出皮肤或不突起如帽针头大小,圆形。在选好的挑刺穴位,持针尖陕速刺入皮肤0.1~0.2cm,绞断表皮少许纤维,尽量不出血,出针后用大拇指每穴按摩约10s,然后用生姜片擦穴位。每3天挑刺1次,10次为1疗程。(2)温和灸;上述穴位每次取2次,每3天1次,配合针挑,灸20min,10次为1疗程。
对照组:用维生素Bn注射液0.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腱反射等检测。
2.2观测指标 ①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采用丹麦DISA2500C型肌电图仪,由本院肌电图室测定,包括上肢的正中神经,下肢的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上肢的正中神经,下肢的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②血液流变学:采用北京普利生公司LBY-N6B旋转式全血黏度机。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常见病诊疗标准》结合临床拟定。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增加5m/s以上,振动觉、冷觉阈明显降低;有效:自觉症状改善、腱反射好转、神经传导速度增加1~5m/s,振动觉、冷觉阈降低;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腱反射、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或下降,振动觉、冷觉阈无变化或升高。
3.2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比较 见表2。表中可知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均表现异常,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P0.05),且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3.4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的比较 见表3,从表中得知两组治疗后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现场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探析.doc
- 基于现金短期循环及企业财务运作关系现金管理.doc
- 基于生命周期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探究.doc
- 基于生命力指数及集对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oc
- 基于生命关怀谈小学生生命教育.doc
- 基于生命教育高职体育教育探究.doc
- 基于生态化建筑项目管理探究.doc
- 基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复杂性论述.doc
- 基于生态效率深圳市交通环境及经济效益研究.doc
- 基于用地状态偏离度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差异探究.doc
-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维深:Ray-Ban Meta智能眼镜调研报告系列二-专业用户体验报告.docx
- 吉利汽车星愿用户画像及满意度报告.pdf.docx
- 伽马数据:2023-2024中国游戏企业研发竞争力报告.docx
- 2025年国家保安员培训考试题库与答案.pdf
- (新版)智能楼宇管理员考试题库(通用版).pdf
- 2024年高考英语写作第01讲 读后续写(练)(解析版).docx
- 2024年高考英语写作第02讲 应用文写作之通知(练)(原卷版).docx
- 2024年高考英语写作第02讲 应用文写作之通知(练)(原卷版).pdf
- 2024年高考英语写作第05讲 应用文写作之建议信+推荐信(练)(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