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肝炎临床观察.docVIP

复方丹参滴丸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肝炎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方丹参滴丸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肝炎临床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肝炎临床观察摘 要 目的:探讨对慢性肝炎病人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合拉米呋啶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肝炎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肝炎常规治疗,并给予拉米呋啶,连用1年;治疗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连用1年。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6个月观察肝功情况,同时检测HBV感染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肝功情况及HBV感染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肝炎具有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防止和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拉米呋啶 慢性肝炎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5~44岁,平均29.5岁;病程1~11年,平均3.8年。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18~43岁,平均31.2岁;病程1~9年,平均4.1年。两组年龄、性别、ALT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按肝炎常规治疗,并给予拉米呋啶(商品名贺普丁)每日1次,每次100mg口服,连用1年;治疗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日3次,每次10粒口服,连用1年。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6个月肝功情况(包括胆红素定量、射浊、锌浊、谷丙转氨酶、血浆蛋白、胆固醇、胆醇脂、凝血酶原时间、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游离氨基酸的支/芳比值),同时检测HBV感染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clgM。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 果 本组按入院时肝功异常48例计算,有42例恢复正常,两组的临床总治愈率为87.5%,好转6例(12.5%),总有效率100%。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A/G比值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蛋白电泳的异常率与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支/芳比值治疗组治疗前26/40例,对照组22/40例比值异常,治疗后分别为62%及55%的患者恢复正常,两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 经治疗后两组HBsAg阴转率12.5%,HBsAg滴度下降占65%,有17.5%出现抗-HBs,70%患者HBeAg阴转,从近期效果看是比较理想的。有32例患者入院时肝功能试验正常,但均具有乙肝感染指标1~3项阳性,经肝活检病理证实为慢肝改变。治疗后按入院时肝功能异常的48例计算有42例恢复正常,6例好转,两组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恢复率有显著差异(P0.05)。 讨 论 我科在拉米呋啶治疗肝病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肝炎病人,并与对照组作比较,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6个月观察肝功情况及HBV感染指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故认为复方丹参滴丸加拉米呋啶对治疗慢性肝炎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 程明亮,主编.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73-1380.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