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尤溪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究
尤溪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究摘要 阐述了尤溪县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分析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典型经验与成效,提出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以期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策;福建尤溪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52-02
循环农业经济是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尤溪县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探索出了一批可行的模式和典型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尤溪县启动了生态县建设工程。为引导和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积极扶持以安全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推广清洁生产和节水农业,大力倡导农村能源多样化利用,将生物质能、太阳能、水电作为推广重点,有效减少薪柴、秸秆、煤等传统能源的用量[1]。现阶段已逐步形成6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1 生态能源型
近年来,尤溪县积极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工程,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等三位一体种养结合模式,可促进生物质能的良性循环,永续利用,变废为宝,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三大效益,是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模式。如八字桥乡后曲村牛坑山金柑果园,采用“猪—沼—果”生态模式,建设300 m2生猪养殖场、60 m3沼气工程、40 m3储液池和400 m3蓄水池,日处理猪粪尿1.8 t,年减少排污650 t;同时年产沼气5 475 m3,可供全场职工生活燃料之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沼液,通过铺设管道进行浇灌,将沼液作为4.5 hm2金柑果园的优质有机肥,实现“猪—沼—果”生态小循环。又如西城镇解建村,发展“猪—沼—菜”模式,该村发展户用沼气33户,每户沼气池8 m3,日处理人畜粪便2 t,年减排污水700 t,年产沼气19 800 m3,可供建沼气户139人的常年生活用能,同时产生700 t沼液、沼渣作为15 hm2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有机肥料。通过沼气工程建设,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供了生活能源,实现了农民减支增收。
1.2 生态环保型
按照低能耗、高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采取生态处理办法,使再生产各环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保持合理转换,有效回收各类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削减污染,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消费过程中污染的产生与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和污染最小化[2]。如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洋中镇洋边村建设沼气工程1 800 m3,采用干清粪方式、固液分离、厌氧发酵以及后处理工艺系统,多层次进行物质转化,实施“猪—沼—林”生态循环模式消纳部分沼液,促进养种结合向深层次发展,养殖污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县农业局为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推广“稻—菇—肥”循环模式,2010年在西滨镇华兰村种植再生稻40 hm2,利用稻草地栽蘑菇4 hm2、菇土肥田12 hm2,实现稻草种蘑菇、肥田又增收的效果,有效地减轻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其中,稻田种植蘑菇不仅增加经济收入,而且通过蘑菇残渣肥田又增加了有机肥料,增强土壤肥力,有效改善土壤土质,水旱轮作也保持了土壤的结构良好,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对水稻增产增收具有明显的成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
1.3 生态庭园型
以庭园资源为基础,利用生态学和统筹学原理,按照“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个性化”的原则,建立“六个一”的生态庭园模式,即一个综合经济园、一口沼气池、一个卫生池(或自来水源)、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一条入户路、一套生态农居。如西城填团结村英边洋小区,建有一排三层小洋房,每户房前建有一个小花园,地下建沼气池,屋顶安装太阳能,结合改院、改水、改禽舍畜圈及厕所,周边空闲地种一片经济作物园,进出住户通道建一条水泥路,有一口卫生池,沼气池采用人畜粪便、秸秆、菜叶作为发酵原料,所产沼气用于做饭烧水,沼液沼渣作为门前生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有机肥料[3]。通过生态庭园建设,实现家庭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目前,此模式已陆续在许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推广应用,成为农村生态庭院建设的新亮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模式。
1.4 立体农业型
采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职数学春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集合的运算》课件.pptx VIP
- 【同步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卷1.doc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宜宾叙州区事业单位真题2023.doc VIP
- 强生缝线产品知识试卷含普迪思抗菌薇乔等题目.docx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英语上(第四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DB35T 2250-2025免陪照护病区服务规范.pdf VIP
-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职位类任职资格标准.docx VIP
- 2023年宜宾市叙州区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任职资格标准-技术族-工艺类.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