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他山之玉》2011年第10期《ldquo;双轨房rdquo;难局》(总第161期)20110318
刊首语
大家好!
《他山之玉》是市场部推出的又一刊物,作为《山外青山》的副刊,创刊于2007年11月11日,正略钧策创立15周年之际。
本刊内容均出自于《财经》、《IT经理世界》、《中国企业家》等重点刊物的封面文章,具有权威性、时效性、准确性,发行周期为每周一期,每周五发送,供大家能够及时了解更多的“大事件”。
本期文章选自《财经》2011年第6期总第285期——《“双轨房”难局》。
KM查看路径:知识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组织文化-公司内刊
“双轨房”难局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局正在发生,新的住房“双轨制”模式能否既避免重归政府包办的老路,又确保市场竞争活力,并充分满足居有其所的政策指向和公众期待,仍有诸多未知数
“房地产市场是热锅里的一颗鸡蛋,政府正在不断添加凉水,希望保持鸡蛋的新鲜,而锅下的炉火烧得正旺。”一位经济学家对《财经》记者说。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强,相关政策措施引发争议亦属空前,延续十余年的房改路径面临结构性调整,整个楼市变局一触即发。1月26日,国务院公布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八条),其遏制房价过高的力度和决心均为“史无前例”。
春节前后,以北京为代表,各地方政府一改往日推诿搪塞姿态,相继出台以“限购令”和大规模保障房建设为关键词的实施细则,亦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厉”。
“限购令”以行政手段强力介入,迅速止住了房价的上涨势头,但这种调控手段的极端和特殊性,也使经济学家和房地产业界感到担忧:中国是否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方向?同时,限购令给居民购房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以户籍作为设限门槛,事关更广泛人群的切身利益,引发民众对调控政策合理性和持续性的争议。
按照决策层的设计,在限购之外,当务之急便是加大多年积欠的保障房建设。2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公平分配,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的任务”。
在3月初全国“两会”上,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则对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所需的近1.4万亿元资金进行分解,以打消外界的疑虑。住建部同时表示,亦将要对涨势旺盛的租房市场进行必要调控。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公众对房地产新政的部分担忧。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自市场化改革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局。在他看来,决策层的真正目的,是以严厉的行政限购手段控制需求,为大幅度地提高保障房建设争取时间,从而最终改变房地产市场结构。
曹远征曾任职原国家体改办,参与过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方案制定。“目前的政策是在搭建一个全新的市场框架,1000万套保障房是这个计划的关键。”
在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十余年之后,“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的新双轨模式已成为公认的发展方向,面对“对轨房”并行趋势,业界观察认为,此轮严厉调控更像是为转向提供缓冲。
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由于房地产业涉及国计民生,牵一发动全身,在没有更完整、更系统的结构调整配套的情况下,想要完成如此宏大的转轨,难度巨大。
严厉的“限购令”会否恶化本已失衡的市场供需关系?保障房建设计划一旦落空,将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怎样影响?即便保障房计划顺利实施,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路径依赖会否难以破解?保障房分配中潜在的权力寻租怎样规避?
“这是一招险棋,政府也是赌了一局。”曹远征说。
“限购令”袭来 与此前多次调控相比,本轮针对房地产的政策调控势头迅猛,似无留余地之意。与此前的虚与委蛇不同,此次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协调更为一致且落实迅速。
2月16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被称为“京十五条”的调控细则,在限购方面的严厉程度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6个城市出台了“限购令”,而在未来,实行限购政策的城市还要翻一番。受其影响,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多年格局受到动摇。
2月,因“限购令”引发的强烈寒流袭击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成交惨淡,悲观气氛在房地产行业中不断蔓延。
东方证券研究认为,限购政策比信贷政策的威力更大,由首付比例提高影响的购房需求,还可以通过房价下跌来自行恢复,而限购政策对需求的影响却是永久性的,即使房价下降也无法恢复,除非限购取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出人意料地为限购辩护,一度引发嘘声。为此,他在《论限购》一文中指出,限购是常规调控手段失效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最后一剂药,在目前地产价格持续攀高的形势下,限购就像给高烧病人的一剂退烧针,有其副作用,但却是必需的。
3月9日,齐骥在记者招待会上坦言,短时间内,房地产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各种需求的情况下,提出让暂时有限的供给去提供给那些最需要居住来购房的消费者,是当前调控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在缓解供需矛盾当中,一是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二是在需求当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