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昭阳区水产养殖常见鱼病无公害防治简述
昭阳区水产养殖常见鱼病无公害防治简述[摘 要] 本文阐述昭阳区水产养殖状况,分析常见主要鱼病症状,应用中草药防治水产鱼类疾病的方法,有效降低水产养殖病害,提高水产品产量。
[关键词] 水产养殖;无公害防治;常见鱼病
昭阳区主要水产养殖区域地处海拔1950-3320m,特殊的高原气候条件,决定了水产养殖品种单一,产量低,鱼类病害少,污染小。笔者通过分析水产养殖状况,常见鱼病症,应用中草药防治水产鱼类疾病,生产无药物残留、健康、安全、优质的水产品,满足当代消费者需求,提高高原地区水产养殖效益,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一、昭阳区水产养殖状况
1.淡水养殖资源丰富,水质清新,污染少
昭阳区有大小型水库56个,面积40825亩,库容4.29亿m3、池塘2060亩、河沟1513亩、水田21500亩。境内主要有昭通烟厂、华新水泥厂、昭通水泥厂和威力淀粉厂等,地处水库及河流的下游,其污物排放是经环保局评审合格排放,城市废水也是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排放,污染较小。
2.水产养殖鱼类品种单一,产量低
水产养殖鱼类主要品种是鲤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鲫鱼。2011年昭阳区水产品产量2455t,居历年最高,主要水产养殖面积水库24200亩,产量1602t,亩均产量66.2kg,池塘、坝塘2060亩,产量661t,亩均产量321kg。
二、昭阳区水产养殖主要常见鱼病的危害
1.鱼类病害少
区内海拔高,日照紫外线照射较强,对水体具有较好的消毒杀菌作用,水产养殖鱼类病害少,常见主要鱼病是烂鳍病、烂尾病、打印病、白头白嘴病、肠炎、水霉病、腮霉病、白点病、鱼虱病、锚头鳋等,病毒性鱼类病全区未监测到。
2.危害程度
2011年是开展鱼病无公害综合第五年,水生动物病害监测结果,池塘、坝塘养殖面积2060亩,病害发病面积103亩,病害发病率5%。
3.常见主要鱼病典型症状
(1)细菌性疾病
①烂鳍病、烂尾病,由细菌、霉菌所引起的疾病。症状:鱼鳍变白,病变部位分泌粘液,尾鳍与背鳍、腹鳍均可见到腐烂,并有血斑点产生。当病情恶化时,腐烂的鳍和尾会脱离鱼体,严重时导致死亡。
②打印病 又称腐皮病,病原体是点状产气单细胞菌的点状亚种,属革兰氏阴性菌。症状:在肛门附近或是尾柄上皮肤和肌肉发炎象脓包一样。肌肉会逐渐烂掉形成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病灶。好像打了一个烙印一样。
③白头白嘴病 病原体是粘球菌的一种,类似于烂腮病的病原体。症状:病鱼的额部和嘴的周围细胞坏死,变白,发生溃疡,有时会带有灰白色的绒毛状物,鱼体瘦黑。发病极快、传染迅速。多见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
④肠炎 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摄入不洁净或过量的食物,肠道饱胀、排泄受阻,导致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症状:病鱼呆滞,停留在池塘边、角不动,肛门红肿充血。
(2)真菌性疾病
①水霉病 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全年均可发生。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②腮霉病 病原体为腮霉属的真菌,症状:发现鱼表现为呼吸困难时,打开其腮部会发现菌丝。
(3)寄生虫疾病
①白点病 病原体为小瓜虫,多在在缺乏光照、低温秋季连阴雨天易发生。症状: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造成大批死亡。
② 鱼虱病 鱼虱是一种小型甲壳类水中害虫,外形似臭虫,俗称水臭虫。鱼虱病是一种侵袭性鱼病,是附着在鱼体表的一种寄生虫引起鱼常见多发病。症状:该病在低温季节极易流行,致使鱼体瘦弱,影响生长,鱼虱能在鱼体表面自由爬行,给鱼造成很多伤口,又使鱼体发炎溃疡,并发细菌性疾病。寄生在鳃及体表,肉眼可见。鱼体有鱼虱寄生时,呈现出极度焦躁不安,或跃于水面,或急剧狂游,百般挣扎,靠池壁摩擦,翻滚等现象,重者鱼体消瘦死亡。
③ 中华鱼蚤病 流行于5—9月,主要危害2龄以上草鱼。症状:轻度感染无明显病状,严重时影响鱼的正常呼吸,引起鱼焦燥不安。病鱼整天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翘,俗称“翘尾巴”病,病鱼因极度消瘦死亡。
④锚头鳋 感染率高、流行范围广、流行时间长。锚头鳋在水温12-33℃可繁殖,对各龄鱼都会产生危害。症状:锚头鳋寄生在鲢、鳙等鳞片细小的鱼体表面时,引起寄生部位周围红肿、发炎,形成明显的红斑。当寄生在鲤、鲫等鳞片较大的鱼体表面时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一个缺口,形成充血红斑,寄生部位红肿、发炎、化脓;病鱼烦躁不安,在水中乱窜。寄生1-2个就可以使鱼种生长发育受阻,鱼体瘦弱,产生畸形,当大量寄生时,鱼体消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