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docVIP

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doc

  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树脂粘接剂;双重固化;化学固化;纤维桩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dhesive strength of fiber post by using dual-curing and chemical curing methods on the root canal.Methods:Sixty freshly extracted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 cut aly divided into A , B t ming interior chemically cured resin adhesive to plete fiber post bonding in root canals, tental lateral interception m slices,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bonding strength ental data ical-cured resin adhesive strength ical curing adhesive strength of fiber post is more than double mode fiber post curing adhesive strength.    Key ical curing;fiber post       纤维桩因其具有优越的理化性能而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上,在残冠和残根的修复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纤维桩的弹性模量与天然牙接近,避免了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根折和根劈裂,明显降低了不可逆性根折的发生率[1]。其次纤维桩的颜色接近 自然 牙,其美学性能优越。另外纤维桩还有耐腐蚀、耐疲劳、不变色等优点[2]。纤维桩主要靠粘结剂将其固定在根管桩道内。纤维桩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本身的破坏和粘接部位的破坏[3]。本实验通过比较化学固化和双重固化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的粘接强度,研究这两种固化方式是否对纤维桩的粘接强度产生不同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选新鲜拔除人离体上颌中切牙16颗,常规根管 治疗 工具,3M双固化树脂粘接剂(美国3M公司),美国特耐(Tenax)纤维桩,光固化机(登士柏公司), SYJ-150低速金刚石切割机(沈阳科晶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AGS-500万能材料实验机(Shimadzu Co.日本)。   1.2 方法   1.2.1 离体牙的选择和保存 将新近拔除的离体上颌中切牙16颗,置于0.9%NaCl溶液,4℃冰箱保存。纳入标准:只要牙根完整、无缺损、无隐裂、无弯曲,有无龋坏均可。   1.2.2 根管预备及充填 16颗离体单根管中切牙于釉牙本质界冠方2mm处,用低速金刚砂片垂直牙体长轴方向截断。拔髓、机用扩大针扩至F3号,用与F3相应的牙胶尖及根充糊剂进行完善根充。   1.2.3 纤维桩桩道预备 完善根管充填后的16个牙根试件,用美国特耐玻璃纤维桩相匹配的麻花钻进行纤维桩桩道预备,根尖保留3~5mm牙胶尖,间断生理盐水冲洗吹干。 桩道预备完成后用37%磷酸酸蚀、蒸馏水冲洗、气枪轻吹,保持粘接面为湿润状态。   1.2.4 粘接 16个酸蚀后的试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双固化组,B组为化学固化组。A组样本用3M配套的注射枪头将3M树脂粘结剂慢慢导入桩道,再将纤维桩插入,反复提拉三次排除气泡,用登士伯光固化机光照60s后放置备用。B组在X光暗室中用A组同样的方法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化学固化,避光放置10min备用。 将粘接完成的16个试件置于37℃温水中保存24h。   1.2.5 制作实验切片 试件取出后用低速金刚石切割机在距釉牙本质界断面2mm处,垂直与牙体长轴方向切片,每片厚为1mm,每个试件制作2个切片,取其中1个切片顺序编号。   1.2.6 粘接强度的测试 根据试样自制切片承载模具,将承载模具放在AGC-500万能材料实验机实验台上,依次将切片放置在承载模具上,调整模具使加载杆对准切片中心的纤维桩,再以每分钟5mm的速度垂直加载,直到纤维桩被推出脱位后停止加载,记录加载的数值。    2 结果    两种不同固化方式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固化方式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统计结果(N)    组别 n 均数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A组 8 113.72 3.3 118.1 109.53 B组 8 117.81 2.30 122.35 113.85     A组粘接强度(113.72±2.76)N,B组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强度(117.81±1.92)N,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t检验显示Plt;0.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