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流焊工艺分析
再流焊通用工艺 reflow soldering 再流焊技术概述 焊接是SMT中最主要的工艺技术,焊接质量是SMA可靠性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电子装备的性能可靠性和经济利益,而焊接质量取决于所用的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技术和焊接设备。 SMT中采用的焊接技术主要有波峰焊和再流焊。 一般情况下,波峰焊用于混合组装方式,再流焊用于全变面组装方式。 波峰焊与再流焊之间的基本区别在于热源与焊料供给方式不同。 再流焊技术的特点 元器件受到的热冲击小,但有时会给器件较大的热应力。 仅在需要部位施放焊膏,能控制焊膏施放量,能避免桥接等缺陷的产生。 熔融焊料的表面张力能够校正元器件的贴放位置的微小偏差。 可以采用局部加热热源,从而在同一基板上,采用不同焊接工艺进行焊接。 焊料中一般不会混入不纯物。使用焊膏时,能正确的保持焊料的组成。 再流焊加热方法 热量传递方式: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再流焊技术类型与主要特点 第一代:热板式再流焊炉 它是利用热板的传导热来加热的再流焊,是最早应用的再流焊方法。 再流焊技术类型与主要特点 第一代:热板式再流焊炉 优点: 设备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初始投资和操作费用低;可以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能迅速改变温度和温度曲线;传到元器件上的热量相当小;焊接过程中易于目测检查;产量适中。 缺点: 热板表面温度限制在300℃;只适用于单面组装,不能用于双面组装,也不能用于底面不平的PCB或由易翘曲材料制成的PCB组装;温度分布不均匀。 再流焊技术类型与主要特点 第二代:红外再流焊炉 一般采用隧道加热炉,热源以红外线辐射为主,适用于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红外线有远红外线和近红外线两种,前者多用于预热,后者多用于再流加热。 再流焊技术类型与主要特点 第二代:红外再流焊炉 优点: 能使焊膏中的助焊剂以及有机酸、卤化物迅速活化,焊剂的性能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焊膏润湿能力提高;红外加热的辐射波长与PCB和元器件的吸收波长相近,因此基板升温快,温差小;温度曲线控制方便,弹性好;加热效率高,成本低。 缺点: 元器件的形状和表面颜色的不同,对红外线的吸收系数也不同,会产生“阴影效应”,使得被焊件受热不均匀。 再流焊技术类型与主要特点 第三代:红外+热风再流焊炉 对流传热的原理:是热能依靠媒介的运动而发生传递,在红外热风再流焊炉中,媒介是空气或氮气,对流传热的快慢取决于热风的的速度。 通常风速控制在1.0~1.8m/s的范围之内。 热风传热能起到热的均衡作用。 在红外热风再流焊炉中,热量的传递是以辐射导热为主。 再流焊技术类型与主要特点 第三代:红外+热风再流焊炉 优点:焊接温度曲线的可调性大大增强,缩小了设定的温度曲线与实际控制温度之间的差异,使再流焊能有效地按设定的温度曲线进行;温度均匀稳定,克服吸热差异及“阴影效应”等不良影响。 是SMT大批量生产中的主要焊接方式。 热风的产生形式1——由轴向风扇产生 早期出现的产生热风的一种方式。 它的结构特征是:各个温区的加热板开有一定数量的孔,风扇装在加热板的上方,由风扇转动形成的风通过加热板上的孔吹到炉膛内。 在传送方向上,各温区温度分界不清 热风的产生形式2——由切向风扇产生 切向风扇安装在加热器的外侧,工作时由切向风扇产生板面涡流。 热风的吹入和返回在同一个温区,因此前后温区不会出现混合情况。 在传送方向上没有层流,而仅在加热板上产生涡流,每个温区的温度可以精确控制。 理想的再流焊温度曲线 焊接时PCB板面温度要高于焊料熔化温度约30 ~40℃。 温度不正确会导致元件焊接质量差,甚至会损毁元件。 在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反复调整炉温,最终得到一条满意的焊接温度曲线。 升温区 通常指由室温升到150 ℃左右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里,SMA平稳升温,焊膏中的部分溶剂开始挥发,元器件特别是IC器件缓缓升温,以适应以后的高温。 升温过快,会导致元器件开裂、PCB变形、IC芯片损坏,同时焊膏中溶剂挥发太快,导致锡珠产生。 通常升温速率控制在2 ℃/s以下为最佳。 保温区 在保温区,温度通常维持在150 ℃±10 ℃的区域。 此时焊膏处于熔化前夕,焊膏中的挥发物进一步被除去,活化剂开始激活,并有效地去除焊接表面的氧化物。 SMA表面温度受热风影响,不同大小、不同质地的元器件温度能保持均匀,板面温差达到最小值。 保温区曲线形态是评估再流焊炉工艺性的一个窗口。 保温时间一般为60~90s。 焊接区 SMA进入焊接区后迅速升温,并超出焊膏熔点约30 ~40℃,即板面温度瞬时达到215~225 ℃(峰值温度),处在峰值温度的时间为5~10s。 在焊接区,焊膏很快融化,并迅速润湿焊盘。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焊料表面张力降低,会爬至元器件引脚的一定高度,并形成一个“弯月面”。 在焊接区,焊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pdf
- YYT 1789.4-2022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4部分:线性区间与可报告区间.docx VIP
-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3年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效率的在线计算方法.pdf VIP
- 口腔名词解释、大题.pdf VIP
- 《革命烈士诗抄》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招标代理投标文件.doc VIP
- 2022年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四川宜宾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