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经济交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蕃经济交流.doc

  唐蕃经济交流 一、文成公主与唐蕃经济交流 吐蕃农业生产方面的进步,同当时汉藏之间的经济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文成公主入藏为契机,促进了唐蕃之间的经济交流,多种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吐蕃。据《松赞干布遗训》记载:文成公主带入吐蕃的有:“务农及改良土壤之书籍及碾磨、造纸等,文成公主将汉地芜菁(圆根)种子带到吐蕃”。文成公主入吐蕃时,首先来到青海地区,曾在这里教蕃人“捕鹿耕田,建造水磨。”在《西藏歌谣》中收录的关于文成公主的民谣中唱到:文成公主带来粮食种子,共3,800种,并逐渐传到吐蕃各地。 公主入藏后吐蕃大量引入唐朝的物质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经济发展和前进。中原的丝绸、茶叶、农耕技术源源不断传入吐蕃。吐蕃则将马、牛、羊、骆驼、牦牛尾、獭褐、金器、银器、玉器、染药等大量输入中原。藏族传说,种植青稞、小麦、豌豆及使用水磨、养羊,以及造屋、织氆氇(用羊毛织粗呢)等的技术,都是公主及公主带去的大批工匠传给的。唐朝的冶金、农具制造、纺织、建筑、制陶、碾米、酿酒、造纸等技术进一步传入吐蕃。西藏山南地区的农民传说“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是文成公主所传去的;日喀则的铜匠自述其祖师为文成公主,木匠也称其技术系从文成公主学来;纺织、刺绣也是文成公主所教的。这些虽属民间传说,难免有附会及夸大之谦,但索南坚赞的《吐蕃王统世系明鉴》也说:“公主到了康地的白马乡,垦田种植,安设水磨……(公)主使乳变奶酪,从乳取酥油,制成甜食品。以丝工织,以草制绳索,以土作陶器。”文成公主入藏以前,吐蕃不知制陶技术,“其器屈木而韦底,或毡为盘,凝麦少为碗,实羹酪并食之,手捧酒浆以饮”①。学会制陶以后,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变。在建筑方面,由于汉族工匠的土木建筑技术传入,吐蕃的建筑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拉萨大昭寺的建筑风格,飞檐重阁,石狮装饰,与内地佛寺如出一辙。文成公主对大昭寺的建筑十分关心,她在寺前亲自栽植的几株柳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小昭寺为文成公主所建,其风格也是汉式的。 拉萨的重要在寺庙建筑还有帕邦喀,据《西藏王统记》载:“松赞干布同两妃三人来到吉学地区梁正村的帕邦喀修法,他们修到发现有灵感的象征后,随即作了镇压罗刹魔女的肢体和其它魔怪肢节的事项。但是在大昭寺开初的奠基过程中,因为没有按照文成公主事先所推算的那些禳解之术进行,故尔使刚刚建起的基础又被摧毁,松赞干布此时又重新回顾了文成公主的推算,‘心中大喜、也就在吉学梁正地方名帕邦喀的盘石上用红炉铁水灌凝大砖,建筑起九层高的碉堡,四面都用铁链紧拴使其牢固’”②。 《拉达克王统记》载,文成公主将谷酒和青稞酒带到吐蕃,还说文成公主使吐蕃“各种食物具备,以乳提制酪,以酪提炼为酥油及酪浆,以酪浆炼制酪糕,将陶土制为陶器,建造水磨,以织机织布,工巧技艺所获众多”③。 上述记载中,有个别内容出自民间传说,但主体内容应基本属于真实。以石磨而言,唐时称石磨为硙,西藏语中至今仍呼磨为硙,可见其确实源于汉地。 汉文农业也记载:松赞干布曾向唐朝“请蚕利及造酒、碾硙、纸、墨工匠”④。并且仿效内的“均田制”,让耕种王田的奴隶按劳动力多少分配耕地,相应担负一定数量的租赋和力役。而文成公主入藏途中,在北马乡等藏区“垦地、种田、安置水磨”。向吐蕃带去大批工匠。金城公主入藏时,“杂使诸工悉从”①。有力地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在唐朝影响下,吐蕃一些原来没有农业的地区垦植农业,实行双牛耦耕。特别是在两位公主居住过的山南地区,已开始有目的地开始施用牲畜粪肥、草木灰及除草松土、分畦培墒等田间管理、水土保持工作②。藏文史籍记载,芜菁及一些蔬菜等农产品也是由文成公主传入吐蕃的③。 吐蕃的许多手工业,如冶铸铜钟、造墨、制纸、缫丝等,也是在汉族工匠的直接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据藏文史籍记载,文成公主寝息过的山南昌珠寺及桑耶寺和拉萨附近的耶尔巴寺的三口大铜钟,就是汉僧仁钦(大宝和尚)监造的④。吐蕃不但熟悉中原的各式武器及镰、斧、锯、锤等生产工具,熟悉镫、锁、镜、纸、胶、酒等日用品,而且可以仿造和染色技术,从而诞生了精美的氆氇。新兴的陶瓷工艺也是从中原引进的。吐蕃有陶土而无制陶瓷匠人与技术,又十分喜欢饮茶而无陶瓷茶具,遂派金字使者特向唐皇求派匠人传授,唐皇即派名匠将各种瓷器制作技术传入吐蕃。7世纪末,吐蕃能生产出多种瓷碗,其中精美的上品专供赞普使用⑤。 二、“缣马交易”和“茶马互市” “缣马交易”与“茶马互市”是唐蕃经济交流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方式。从初唐起,为阻击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巩固河西走廊,打通对中亚的贸易,唐朝十分重视马政建设。战马依赖于牧区,而良马的来源则取之于唐之属国吐谷浑及党项所在的今甘青川边一带。当时唐以缣一匹换良马一匹,故谓之“缣马贸易”。665年之后,吐蕃占领了党项及吐谷浑地,又不时掠夺兰、渭等地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