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T10466.16 1994纠正措施指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JT10466.16 1994纠正措施指南

L 00 siIi 中华人 民共和 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0466.16-94 纠正措施指南 Guidelineforcorrectiveaction 1994-10-11发布 199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发 布 中华 人民共 和 国 电子 行业标 准 纠 正 措 施 指 南 SJ/T10466.16-94 Guidelineforcorrectiveaction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电子产品质量不合格或不合乎需要的偏离而采取纠正措施的工作职能和活 动程序 。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为消除产生及现存不合格的原因或不合乎需要的偏离.以预防问题的 再发生或将其减至最低限度。 弓1用标准 GB/T 6583一ISO 8402 质量一术语 SJ/T 10466.15 不合格控制指南 术语 本标准采用GB/T6583-ISO8402中的术语和定义。 职 资 企业要建立有设计、工艺、采购、制造、销售、检验和质量管理等职能部门人员参与的纠正 措施工作组织.由企业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其日常办事机构设在技术管理部门。 4 . 1 负责组织纠正措施的计划、实施、协调、督促检查和评价等项工作。 4 . 2 根据质量严重性评价标准,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包括生产成本、质量成本、技术性能、可靠 性 、安全性、顾客满意度等方面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4 . 3 查明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对策,组织实施,验证效果,并提出巩固措施,督促落实。 4 . 4 实行追踪管理。 5 工作程序 发现产品质量不合格或不合乎需要的偏离将采取明确的纠正措施工作程序。一般是质量 问题发生后向日常办事机构报告,进行严重性评价、原因调查分析、制订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及 永久性更改等活动。 ‘严重性评价及处理权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1994-10-11批准 1995-04-01实施 1 一 Sd/T10466.16-94 制订严重性评价标准及分级处理权限。 6., 评价标准包括关于不合格对生产成本、质量成本、技术性能、可靠性、安全性、顾客满意度 等六个方面显见的及潜在的影响和损失的评价内容,根据其严重程度区分为三级:一级属于严 重性质;二级属于重要性质;三级为一般性质。 6.2 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订出纠正措施的分级处理权限一 级由技术总负责人负责组织处理; 二级由综合技术管理部门负.;}f办调处理;三级由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建立统一管理的流转传递 工作制度。 7 原因调查分析 7.1 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要组织现场调查、核实质量问题偏离标准的程度,查明显见的因素. 找出原因(包括各种潜在的原因)。 7.1.1 需要时按产品标准要求,重新进行产品出厂试验、可靠性试验或模拟失效现场试验,区 分出外协件、外购件或工艺失效等原因。 7.1.2 迫踪产品技术规范,核查产品标准 图洋、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协调性、统一性 和清晰性 . 7.1.3 审查设计工艺更改记录、质量审核报告、工序质量控制记录、检验记录、试验报告、售后 服务等原始凭证,查找出原因。 71.4 检查有关工艺装备和设备技术状况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7飞.5 检查量具、仪器的技术状况是否满足标准规定。 7.1.6 针对自制件发生的不合格或不合格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等进行问题原因分析,市点 审查有关的产品标准、技术协议及质量记录,检查相关的质量保证条件。 了.1.了 检查生产线质量控制实施状况,工序质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是否出现异常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