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东北黄姓发展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阳城东北黄姓发展史

信阳城东北黄姓发展史 信阳黄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黄光学 信阳在古代属荆州之地,称为申国。历史上申国有三次变迁。 商朝末年在今河北省卢龙西有个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叫叔齐,名致。周穆王(公元前1022--前975年)西巡时,叔齐的子孙协助有功,被周穆王封侯爵,称申侯,史称其西申侯,国都故址在平阳(今陕西宝鸡市眉县),是申国的最早发源地。公元前704年,被秦国所灭。 周宣王时,为了加强对南方局势的控制,封妻舅申伯在淮河上游地区,都城谢邑(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史称南申国。东周初年被楚国灭亡。《竹书纪年》载:“宣王七年(前821年),王赐申伯命”。 楚文王灭南申国之后,将南申国的部分贵族、平民强行迁往东南的信阳地区安置,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史称“东申国”,亦称“信阳之申”。东申国东为江国、黄国。 三国时在信阳设立义阳郡。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皇帝赵光义之讳,改义阳为信阳,称信阳军。 元代信阳军改称信阳府、信阳州。 民国成立后,废州改县,1913年称信阳县,后在县中间城区设立信阳市(县级市),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分信阳县、县级信阳市为浉河区、平桥区。并设立地级信阳市,辖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淮滨县、息县、浉河区、平桥区。 原县级信阳市在信阳县的地盘中间,所以我们考证的信阳城东北黄姓,是原信阳县之内的黄姓,也就是现在的平桥区、浉河区之内的黄姓。在碑文、家谱考证时,为方便大家阅读,对原文加注了标点符号,并对错别字进行了纠正。 关于黄姓的来源,黄国的历史,江夏郡的范围我在《黄氏源流考》一文中,已作详细论证,不再赘述。 黄 宪 说到信阳黄姓,就要谈到乾隆《信阳州志》,民国《信阳县志》,以此作为佐证。 《信阳州志》、《信阳县志》里面记载的首次出现的黄姓人是东汉的名士黄宪。黄宪,字叔度,今正阳县人,正阳县城仍保存有黄宪墓,并建有黄叔度广场。原墓碑文字由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题写。志中录有汉《天禄阁 兵法篇》记述黄宪的一篇文章。说有巨盗头领司马龙为了抢略信阳城内财富,首先从信阳西南攻打冥阨关(今平靖关),信阳有司(官吏职称)到正阳县请黄宪策划抵抗贼兵,黄宪施计让贼兵阵乱,一败涂地,致使司马龙自杀,解除了信阳一郡民众危急,但对黄宪的世系却无阐述。这一珍贵的史料,许多研究黄宪的书籍和黄氏家谱都没有录入,实乃遗憾。现将全文照录如下: 汉恒帝时,盗司马龙攻冥厄关黄宪依计讨平之。 汉天禄阁《外史兵法篇》 有巨盗攻冥厄之关,一郡大恐。居民遁逃而无所归。贼有名司马龙者,力敌三军,勇冠百万,悬千钱千百步之外,箭九发而九破,以此擅誉。时群盗将陷关,司马龙曰:“吾闻郡有黄叔度,未可攻也。”乃结营于关外。   有司闻之,匍匐诣于征君之庐,以绮舆迎之。征君辞曰:“宪,汝南鄙人也。未尝入簿书之室,游刑罚之庭,是以不谙国家大议。盍访诸奉高乎!”有司诣曰:“征君,王佐才也,何足辞让!贱令不职,不能靖安土壤,使男女愁叹,父老奔走。群盗以杀掠为名,屯于冥厄,闻征君之贤,故未敢骤攻,而势已破矣。誓不往,是绝百姓以乘冠也,征君奚安乎!”遂行。   征君以纶巾玄服,乘舆至关下,谓诸将曰:“闻贼中有司马龙,其人勇而能射,所向无不残灭者。必诛之为利,若以计却之,犹开道而放熊,终为人患。夫靖一郡而贻患于他,胡可忍也,且以动王室!故以计死之者安,以计御之者半。”有司及诸将谢曰:“民之福也,敢问计安所出。”征君曰:“敌善射,则不可轻用其将。敌负勇,则不可轻用其卒。故兵家设机于虚实之间,是以决胜。夫敌之所谋者在内而不在外,吾之所谋者在外而不在内,此兵之所缘而虚实也。”诸将曰:“何谓谋在外而不在内。”征君曰:“试之。”   乃令壮士百人执戟守关,以文武四臣摄之。谕以兵情,间道而出,远近埋伏,骑卒游其间。令关吏登堠举烽,关外鸟雀皆惊,使贼众不疑伏兵在外。又令关下勿击柝,示以懈禁。   征君鼓琴帐中,司马龙闻之,笑曰:“此必叔度作闲态也,吾知其弱矣!”遂急攻关门。贼众曰:“关不击柝而鼓琴,此诈也,内必有伏,且勿攻!”司马龙曰:“吾闻黄君多谋,而默以《六经》为文,《六韬》为武。今吾众临关,彼优然鼓琴而戏敌,计诚诈也,且待其畔。”   征君谓诸将曰:“贼中矣,擒之何有!”复令壮士举烽火,后队伏兵亦举火应之,大呼曰:“救至!”贼众骇,亦举火以视。延烧空舍,火光烛云。征君令关内勿举烽。烟气昏惨,壮士守关者皆寂杳不喧,成列而不敢动。司马龙曰:“救至而内不应,吾料伏兵疲矣,救必惧而不逼!”遂跃马弯弓而前击之。其后队步卒且进且退,火遥不相接。欲勒马而归营,前队伏兵鼓之而起。司马龙横戈马前,向众呼曰:“得火尚可战也!”贼众乱,步卒与骑驰其后而袭之。司马龙失火不能战,自刎而死。贼众追及,见缨污血中,哭曰:“司马将军死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