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格律诗八首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红”,比喻理想与信念。“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他仍执著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在人们常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5.写作特色。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浩荡”修饰离愁,用“白日斜”“天涯”来烘托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的心情是极度痛苦的。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诗人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所以才愤而辞官去寻找另一种方式继续为国效力。诗的后两句对此作了明确的表述,鲜花虽然凋谢,但它决不是无情地随风飘落,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为肥料,用来滋养新花。全诗移情于物,巧妙构思,寓意深刻。尤其一个“更”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以身献国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课后积累其他诗词大家的作品并进行分析。 感谢欣赏! 上海防火门厂家 / kuc249uip 二 格律诗八首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诗歌中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2.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王维诗之宏大,李白诗之飘逸,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就让我们再次领略唐朝诗人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吧! 二、学习《使至塞上》。 1.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唐朝诗人,世称“诗佛”。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开元九年(721),王维进士及第,官太乐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726),辞去官职。后又任右拾遗,又为监察御史,40岁时,迁殿中传御史。天宝末年,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被安禄山胁迫做了他的官员。但是他并不愿意,曾作诗表达了心迹。当安禄山兵败后,王维因此得到了赦免,并任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对音乐也很精通。他对山水画贡献极大,被称为“南宗画之祖”,受禅宗影响很大。他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此外,还兼擅人物。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王维的诗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诗。 2.写作背景。 此诗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慰问,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 3.朗读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学生代表读,教师范读,听朗读带。(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4.品评赏析。 (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下面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多媒体屏幕显示边塞绮丽风光,帮助学生想象。) 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一望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人为什么要以“征蓬”“归雁”自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远出“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5.写作特色。 这首诗叙事直白平实,语言简单朴素,内容明晰易懂。作者奉使出征,独当重任,以征蓬、归雁自比,点出春行之时令,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色中。大漠奇观,非“孤”“圆”不能形容,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写景壮观,气势流畅,无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亦细味其趣,以为再无“孤”“圆”更有情有理的两字。可见其对仗的工整,用字的准确。 二、学习《登高》。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而又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上复习提纲.doc
- 位山东人士上百富榜解析山东富豪基因.doc
- 下第二单元.ppt
- 十二十法则.doc
- 十大寿庆典仪式流程.docx
- 大家装O2O公司介绍.docx
- 年级七班家长会课件.ppt
- 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pdf
- 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 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复习资料.doc
- 2025年电信职业技能鉴定高频难、易错点题带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 2025年电信职业技能鉴定高频难、易错点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电信职业技能鉴定高频难、易错点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 2025年电信职业技能鉴定高分题库(名师系列)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电信职业技能鉴定高分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docx
- 2025年电信职业技能鉴定高分题库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电信职业技能鉴定高频难、易错点题(word)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电信职业技能鉴定高频难、易错点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电信职业技能鉴定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A卷】.docx
- 2025年电信职业技能鉴定高频难、易错点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