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文复习.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复习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在注意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应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掌握文言实词的规律。 具体地说,文言实词中有以下几类值得我们注意: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3、词性活用 4、通假字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很多一词多义现象。 如:“之、然、数、具、食、亡、临、赋、效、属、清、富、形、毒、奇、寻、果、信、专、益、从、道、使、军、易 古今异义的现象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要引起重视,否则会影响我们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古今异义的词还有不少,如:“是、涕、股、再、延、无论、可以、以为、感激”等等。 (三) 词性活用 1、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神弗福也(用作动词, 赐福 保佑) 登,轼而望之(用作动词,扶住车前的横木) 地履其黄(用作动词,踏着) 课外:有一老父,衣褐(用作动词,穿着) 2、名词、形容词用作状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装土石) 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一样) 课外:罴之状,被发人立(像人一样) 通假字 如:坐通座 反通返 知通智 亡通无…… 带点实词的理解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3、词性活用 4、 通假字 二、文言语句的翻译 翻译文言语句,一般要求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直接影响句子意思的关键词一定要准确翻译。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文言句式的知识,如: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1 、予观弈于友人所 《弈喻》 “于友人所”是介宾短语后置。此句在翻译时需调整语序,将介宾短语调整至动词“观”的前面,变为“予于友人所观弈”这样,按顺序逐字翻译为:我在朋友的家里看人下棋 又如: 2 、何不试之以足? 《郑人买履》 3、 鲁侯御而觞之于庙。 判断句: 1、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 这是一个判断句。文言文的判断句往往用“……也”来表达。了解了这种句式,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翻译了。可译为: 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又如: 2、此画斗牛也 3、今乃掉尾而斗,谬也。《牧童指瑕》 4、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信也。 省略句: 1、( )使( )牧羝(di),羝乳始得归。《苏武牧羊》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省略句。首先应将这句话补充为:(单于)使(之)牧羝,羝乳(武)始得归 。补充了承上省略的词,这句话就不难翻译了:单于命令苏武放牧公羊,要等公羊生了小羊才准许苏武回国。 又如 2、旬日之间, ( )浸大也;三年之后, ( )如车轮焉。《纪昌学射》 3、有戴嵩《斗牛图》一轴,尤爱,常以( )身随。《牧童指瑕》 被动句: 1、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愚人食盐》 这是一个被动句,也是翻译文言文的难点。联系上文,可译为:愚人空口吃了很多盐,口味全给败坏了,反而被盐害了。这句话中,关键是“为”这个词表示被动。理解了这一点,翻译就不成问题了。 又如 :2、是法不信于民 《释之执法》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人笑。《守株待兔》 文言语句的翻译 倒装句:将后置的介宾短语调整到动词 前,然后再翻译。 判断句:带“也”字的判断句,可用 “是”或“是……的”句式来 翻译。 省略句:必须联系上下文补充省略的 成分。 被动句:联系上下文确定动作发出的 主动者和接受动作的被动者。 三、文言文内容的把握 把握文言文的内容,实际上是解决一个“写什么”的问题。需要反复阅读,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文言文进行分析和概括。 例一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 此文写了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