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到蓉中村取“致富经”.doc
到蓉中村取“致富经”
“当了半辈子农民,从来没想过会得到这么高的荣誉啊,盖的还是国务院扶贫办培训基地的大红章,太让人激动了!”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李家墩村的农民张兴一脸兴奋地向大家展示着手里的红色荣誉证书。
2016年6月2日至7月1日,在福建蓉中村举办了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甘肃省培训工程项目第一期培训班,培训班为期30天。来自甘肃7个县的11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甘州区从全区12个贫困村中按要求推荐选拔了13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经济要发展,首先换观念
“人家南方人脑子就是活,就是聪明,还勤快,不分男女老幼有钱就赚,有商机就能抓住,自己家吃不完的蔬菜水果,老头老太太拎个菜篮子就拿到集市上卖了,不会考虑面子不面子的问题。我们就不行,宁可在家里睡大觉也不去挣,日子过不下去就等着政府来接济,这就是差距呀,我们一定要转变懒惰怕吃苦的风气。”张兴向村民们讲述着这一个月来在福建生活学习的所见所闻,对他影响最深的就是每天课前大家一起唱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渐渐被爱拼的闽商精神所感染。学习回来后,张兴觉得浑身都是劲,他儿子在某国企任职多年,衣食无忧的他本来一点斗志都没有,可现在雄心勃勃,“人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蓉中村顾问陈金顺教授都七十岁了还在为扶贫事业免费做义工,自己作为本村的老党员更要事事走在前面才行。”他决心扩大种植面积,好好在土地上做文章,将自己在福建所学传授给更多的人,让村里其他人都能有所行动,主动致富,尽快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碱滩镇永定村的马振江做事认真踏实,是村上的文书,平时说话不多。这次福建学习对他触动非常大,视野开阔了,人也开朗不少,对培训基地提出的八字教学法赞不绝口,领悟很深:“‘换脑’就是换观念,换思路,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夯基’就是打基础建强组织,‘造血’就是从被动变为主动,现在政府这么支持脱贫攻坚,只要自己努力还怕脱不了贫吗?”
创业难,农民创业更难,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大的一大原因在于观念问题,西部农民相对思想保守,不想创业、不敢创业、不会创业,各种顾虑较多,造成思想障碍阻滞自身发展。但通过送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学习借鉴东部新思想、新理念、新经验,把墨守成规、怕担风险的思想换掉,必然会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脱贫靠产业,创帮一体化
有膨胀的野心,有满怀的激情,还要将之付诸行动,才能落地开花。通过培训,学员们明白了从捕捉机遇,发现商机,从选择项目,分析评估,再到项目落地,企业创办,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野心与能力相匹配,才能做成大事。蓉中培训基地培训模式采取“母鸡带小鸡”“小鸡变母鸡又带小鸡”的良性循环模式,也就是所谓的“1+11”创新培训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提高学员创业激情,体验创业实践,提升创业能力,完善创业计划,使参训学员返村积极创业,基地继续指导、帮扶、跟踪服务11个月。在自己发展的基础上,学员还要积极带动贫困村民创业致富,这样的模式层层关联,彼此衔接,既解决了学员后顾之忧,又能互相带动促进发展。
学员王伟是养牛大户,多年来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存栏1000―2000只羊已是他们的极限,想要再发展就感到很吃力,“以前只知道自己养,不懂得合作,现在通过老师讲解心里一下亮堂了,我可以发展合作养殖,小群体,大规模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最关键的还有销路问题。在蓉中村和创业导师多次交流探讨,他也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回来这几天导师还电话沟通指导,这次福建学习对我来说收获太大了”。
学员徐泽这些年主要搞中药材种植,成立了五一村丰泽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他说:“这次福建学习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与全国各地的扶贫创业导师进行了对接,还签订了‘师傅带徒弟’协议书,扶贫创业导师每季度会到学员所在地回访对接,平时也会通过基地‘富拼网’对学员远程跟踪指导。我们区的三位企业家这次也被聘为创业导师,创业难题终于有人指点了。”
党建科学化,官小责任大
蓉中村位于梅山镇西端,是一个面积仅1平方公里的小村庄,耕地面积550亩,村民640户3014人,村党支部在支书李振生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9月升格为党委,现有党员154人。培训开始第四天,基地就安排全体学员到蓉中村参观,党建展馆建在蓉中村具百年历史的进士第中,蓉中村一幅幅变革的图片让甘浚镇东寺村文书王景震撼不小,“多年来我一直在村上当文书,真的没想到一个村党支可以变党委,还把党建和经济结合得如此完美,把古代文化和现代科学融合得如此紧密,真的非常钦佩”。能量虽小,奉献为大;村庄虽小,民生为大;职务虽小,责任为大。这是李振生书记“三小三大”的工作理念。王景认为,这简单的几句话带给他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次福建培训,必须是贫困村想干事能干事的致富带头人才有资格参加,政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