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水画审美刍议.doc
山水画审美刍议
摘要:山水是自然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它曾作为绘画对象,推动山水画的发展。它也曾给人以精神上的审美愉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是心灵的栖息地。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山水画真正独立于东晋至南朝时期,同一时期,也涌现出歌颂山水美之美的山水诗。美术在此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丰富的理论体系,多强调山水画真正的价值在于“畅神”,以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自然美认识达到一定阶段,追求自然山水的同时,涌现出一批风格各异的山水画种,为中国山水画的传承做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山水;山水画;中国画;美术史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古至今,人们对山水总是寄以深厚情谊。最初,自然山水仅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从自然山水中汲取所需物质,在此期间,久而久之,人们被自然山水之美所吸引,将其视为审美对象,起到怡情的作用。再加之思想意识的成熟,人们常寄情于山水去抒发心中的感慨、抑郁之情,它便成了心灵的栖息地。对山水的倾诉,主要有写诗作画两种。山水诗与山水画的产生可谓是在同一历史时期。山水画相对于山水诗而言,更能直观地将山水外在之美以及画家对山水的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山水画自萌芽到成熟历程久远,最终自成体系,在画坛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下面,我将介绍它璀璨的发展历程,见证它从幼稚走向成熟。
一、作为自然风光的山水
众所周知,中国是拥有几千年璀璨文化的文明古国,可谓是人文荟萃。当然这辉煌的背后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许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吧,自古以来我们就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共生的统一体,不可分离。也许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文化的完美结合才孕育出如今异彩纷呈的中国山水文化。大自然用生命绘出一幅幅奇景,如母亲般哺育一代代炎黄子孙,山水之美不仅仅是外观的壮丽秀美,更在于它的生命性。我们眼前的名山胜水,它们巍峨,不可一世,或许高傲得让我心生畏惧;它们或细腻,亲切温柔,让我不禁投身于它的怀抱。这就是中国千姿百态的山水,闪耀着奇异的色彩,是大自然赐给我们最珍贵的瑰宝。
不论是古人还是如今的我们,亲近山水,追求自然之美,是我们一直的欲望。古人大多追求“高山流水,小桥人家”的世外桃源,以此陶冶情操、抒发情思,于是乎就有了借景抒情的古诗;古人游历山水,用画轴记录山水的点滴,于是就有了山水画。于我而言,谈及山水,我总会有种心旷神怡的空灵感,我曾陶醉于江南水乡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惊艳之美;也曾被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气势所震撼;但也曾登高望远,心中骤然燃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自古以来,先辈们就大胆探索山水的奥秘,正如北魏晚期郦道元甘愿放下安逸舒适的生活,跋山涉水游历群山遍野,他以严谨的态度,亲历亲行,追本溯源,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湖泊,给后世留下了旷世名作《水经注》。其实文人墨客沉溺山水,不仅是痴恋山水美,更多的是抒发情感。于山水清幽处,或宁静致远,与友偕行,只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美也”;于山水静谧处,或悠然自得,对酒当歌,只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山水清秀处,或豁然自达,饮酒对弈,只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这豁达自在的背后是文人墨客的失意、抑郁等情感的真切流露,也许只有在那山水盛景处,一切的世间世事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画上圆满的句号,也许这是种逃避,但在这逃避的背后是有志之士的无可奈何,而浮现他们眼前的是“青山绿水浩然归”的幽雅清静,不谙世事之静美。对山水的倾诉,文人骚客多以文字形式将其颂扬,以表达胸中之意气和对自然山水的深切热爱。于我而言,作为一名美术学院的学生,对山水自然是一见倾心,它的美尽在笔尖,一幅幅不需要浓墨重彩修饰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它宛如西子,美在“淡妆浓抹总相宜”,而这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更能直观的让我们体会山水的韵味,感受它的秀美,记录它最美的时光。
二、作为绘画对象的山水
起初在西周时期,在帝王的冕服就曾出现过山川的样式图案,这在当时仅属于工艺美术的一部分。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山川等图案仅仅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对于山水画何时成为独立的画科,汉代刘褒与东晋顾恺之就此问题都争议一番,但证据都不够充分。迄今,以我们大都认为山水画真正独立于东晋至南朝这个阶段。其实就这个话题,我认为山水画与山水诗同样都能表现大山大水的艺术,它们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想先谈谈山水诗的萌芽。其实山水画与山水诗它们是同时产生的,正如谢灵运与谢眺,我们大都知道他们是画家,其实他们还是山水诗人。由此可见,文学的发展常常先于美术,但冥冥之中会影响美术,二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而对于山水画的产生,我便有自己的看法。了解中国美术史的人大都知道,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山川美的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