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去了趟茅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就去了趟茅房.doc

我就去了趟茅房   “吴大姑,又要问你借钱了。”   这是每个月8号,姥爷必说的一句话。      吴大姑是个在职的寡妇,两个儿子上山下乡都去了农村,她一个人省吃俭用,每个月都有结余。   妈妈和姥爷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将近一百元钱,一百元养活三口人,在那个年代,也是很奢侈的。可是,我们每个月的8号,都要向吴大姑借钱,每次借十元。   姥爷和妈妈在铁路工作,铁路每月15号发工资,吴大姑在地方工作,每月月底发工资。   妈妈的工资全都交给姥爷管理,姥爷就是在最困难的时期,烟、酒、茶、糖也不会少。   茶,要茉莉花茶;酒,要高粱酒;烟,来人必给人家递,也是那会儿的好烟;糖,不光我吃,来家里的小朋友吃,姥爷自己也吃。   就这几样,全是那个年头的奢侈品。再加上姥爷爱吃肉,红烧肉烧得一流。姥爷还要买花买鱼,一百元钱当然是不够的。   那能不能下个月省省,少买一样东西呢?   不能!   所以,每个月到了8号,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8号到15号,还有一个礼拜,只能找吴大姑借钱。   吴大姑也早已习惯了,每到8号这一天,早早地就把十元钱准备好,姥爷一来,不待张口,便将钱送上去。而姥爷也在一个礼拜以后,发工资的当天,第一时间把十元钱还给吴大姑。   有一天晚上,不知因为什么,姥爷跟妈妈生气了,妈妈在屋子里哭,姥爷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可把只有八九岁的我吓坏了。   我怕姥爷生气了去跳河自杀,想去找姥爷,又怕妈妈一个人在家想不开上吊自杀,又走不开,情急之下,我敲响了隔壁吴大姑家的门。   我语无伦次地跟吴大姑描述了家里突发的事件,也讲了我的担忧,希望吴大姑帮我在家里看住妈妈,我要去执行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寻找姥爷。   她立刻穿好衣服,跟着我来到家里,坐在了正在哭泣的妈妈身边,一边安慰妈妈,一边向我点头,示意我可以放心地走了。我也向吴大姑点点头,拿上手电筒,穿过黑黢黢的巷子,直奔大塘公园。   原先的大塘没有围墙,也不是公园,后来因为有小孩不慎落水淹死,便建起了围墙,形成了一个街心公园。   因为离家近,我想,将近九十岁的姥爷最有可能去跳大塘。可是我忘了,夜里,公园是关门的。我围着大塘公园转了一圈,几个大门都关着,姥爷应该没有那个身手,可以爬树进去。   怎么办?难道姥爷真的去跳淮河了?   淮河,可是很远啊,又是深更半夜的,我一个人去,真有点儿害怕。   我也奇怪,为什么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认定她的姥爷和妈妈会以自杀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呢?   那其实是我自己的幻想。以为大人们生气了,也会跟我想的一样,以死让对方后悔。   为了确保吴大姑没有失职,妈妈在家安然无恙,在奔向淮河前,我先回了趟家,去看看妈妈。   家里还是两个人,只不过吴大姑变成了姥爷。   姥爷坐在里屋的大床上,妈妈坐在外屋的小床上,两个人谁也不理谁,也不说话。   啊?姥爷没有去跳河啊!   我跑进屋,拉起妈妈的手,二话不说,走到姥爷面前,就像平时我犯错误的时候,妈妈拉着我的手走到姥爷的面前一样。   我轻轻地掐了一下妈妈的手,妈妈小声地嘀咕了一句:“爸爸,我错了,您别生气了。”   “啊?什么?”   姥爷平时就背的耳朵,现在更背了,装作听不见。   妈妈提高了一点声音,却多了一点泪水:“爸爸,我错了,您别生气了。”   这就是我的姥爷!完全的封建礼教!在七十年代的红色政权下,居然还来这一套。   可是,我就是这样长大的,妈妈也是这样长大的。   直到今天,我开始教我的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发现姥爷对我的教育,都是从那上面来的,毫不含糊。   原谅了妈妈之后,我和姥爷躺到了床上,我好奇地问他:“您刚才离家出走,去哪儿了?”   姥爷诧异地看着我:“离家出走?我就去了趟茅房(厕所)。”   (摘自《姥爷》长江文艺出版社 图/胡晟)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