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证考综合知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者证考综合知识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商品 货币 资本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人民民主政权 统一战线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方面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二)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法律规范的总称。现行《刑法》于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1997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 主要罪行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指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害国家有关证券、期货交易管理制度,扰乱证券市场,同时还会侵害守法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四、本罪为结果犯,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五、要正确区分“故意编造”和“预测失误”的界限,不可客观归罪。主要看主观有无明知不实而故意进行编造。 侵犯著作权罪,即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邻接权的复制品而予以销售,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以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的方式,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情节严重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自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如果仅是散布失实的情况,而无损害他人商誉的故意,则不构成本罪。 三、本罪是结果犯和情节犯,只有造成他人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才构成本罪。此为区分一般商业诽谤行为和本罪的界限。重大损失的标准,尚未明确规定,可参照侵犯商业秘密罪等罪名。  虚假广告罪: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才能构成,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虚假广告而为之宣传。“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条件。 三、本罪是新设立的罪名,1979年《刑法》和相关法律无此规定。 诬告陷害罪: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包括犯人)受刑事处分的行为。 一、诬告陷害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 在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诬陷的目的,至于被诬陷的人 实际上是否受到刑事处分,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1979年《刑法》规定的诬告陷害罪只规定了量刑原则,而未明确相应的刑种和量刑幅度,新《刑法》对此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侮辱罪: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侮辱,必须针对特定的人进行,侮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3 种:1.暴力行为侮辱,但如果行为人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则 应以伤害罪论处。2.言语侮辱。3.文字侮辱。无论哪种方式的侮辱, 都必须公然进行,主观方面还必须是直接故意,否则,不构成本罪。 本罪中“情节严重”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 二、本条相对于原刑法145条,现去除了侮辱方式表述“包括用大字报、小字报”,同时增加了“管制刑”。 三、本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