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箱梁业指导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铁箱梁业指导书

前 言 本作业指导书由工程技术科、质量检查科提出并归口 本作业指导书由工程技术科、质量检查科负责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由工程技术科、质量检查科起草 执行本作业指导书条款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摘,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本作业指导书于2010年5月首次发布 目 录 1适用范围 3 2编制依据 3 3 施工工艺 3 3.1张拉前的准备 3 3.2张拉 4 4 质量标准 7 4.1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制作 7 4.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 7 5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9 6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 9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的张拉施工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的张拉施工管理。编制依据 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 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 TZ210-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3-2005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施工工艺 张拉前的准备 1.1机具设备的准备 张拉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张拉机具,油压表等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工作期限内。后张梁张拉千斤顶采用YCW250或YCW300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张拉,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张拉前必须经过校定,校定系数不得大于1.05。 千斤顶有效工作期限为一个月(且张拉不超过200次,主要部件更换后应重新检定)。油压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为0.4级,校正有效工作期限为一个月。 1.2张拉原材料进场的准备 钢绞线进料必须具有技术条件证明书。验收按批进行,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造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30t。试验室对其弹性模量、破断负荷、屈服负荷、极限伸长率进行试验。 张拉时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试验室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进行外观、硬度、静载锚固系数性能试验。检验数量为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的也按一批计。 1.3钢绞线下料 ⑴领取钢绞线应按试验报告单逐盘检查领料。 ⑵钢绞线下料应在特制的存放架中进行,防止钢绞线弹出伤人和扭绞。 ⑶散盘后的钢绞线应细致检查外观,发现劈裂、重皮、小刺、折弯、油污等需进行处理。 ⑷钢绞线按实际计算的长度加100毫米余量作为下料依据。下料应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进行。钢绞线下料长度与计算或设计误差不得超过±10mm,每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为5mm。 ⑸钢绞线下料时切割口两侧各30mm处用铁丝绑扎,下料应采用砂轮锯切割。 ⑹钢绞线应根据各孔道的长度分别编束绑扎,绑扎用φ1mm铁丝缠绕扎紧,绑扎间隔不大于1.5米,编束后的钢绞线应顺直不得扭结。 ⑺编束后的钢绞线按编号分类存放,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米,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米。搬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 ⑻.钢绞线存放时不得直接放置地面上,要支撑存放。 1.4钢绞线穿放 ⑴钢绞线穿放前应清除孔道内杂物,凿除喇叭口处和锚垫板限位槽处多余砂浆和混凝土,统一采用人工整束穿放,穿入孔道内的钢绞线应整齐顺直。 ⑵钢绞线穿入梁体后应尽快张拉,停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应采取防锈措施。 1.5安装锚环及夹片 ⑴锚环安装前先进行清孔、吹孔使孔内清洁无杂物,确保孔道畅通无阻,并且保证两端头悬出的钢绞线束长度一致,坚决避免一端长一端短和同束内钢绞线长短差别过大的情况出现。 ⑵安装锚环,锚环一定要安装在锚垫板的限位槽内,并用套筒将夹片打紧,使锚环不脱离限位槽为度。两片夹片的外露量要相等,避免出现夹片错台。安装工具夹片时应在夹片外面包裹一层塑料纸或在夹片表面和锚环孔内涂抹石蜡。 ⑶锚具、夹片均应设专人妥善保管,避免锈蚀、粘污、散失。 2张拉 2.1张拉千斤顶定位 采用张拉平台或三角支架吊装千斤顶,人工定位。千斤顶定位时,要使千斤顶轴线、锚环轴线、传力筒以及预留孔道四轴线同心,张拉开始后就可以将导链放松。 2.2张拉 ⑴各阶段强度要求 张拉作业必须在接到试验室张拉通知后进行,张拉分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梁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60%条件下进行预张拉,预张拉是带模张拉,预张拉时,卸除端模,内模应松开,不应对梁体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