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起搏术对心律失常的近期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间隔起搏术对心律失常的近期影响.doc

  间隔起搏术对心律失常的近期影响 :钱志宏, 何国平, 李文华, 徐波 【摘要】 目的: 探讨房、室间隔起搏术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6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或)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房间隔和(或)室间隔起搏,术前和术后1周内查24 h动态心电图(DCG),并跟踪随访32~660(346.29±196.08)d。结果: 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安置手术,与术前相比:DDD和AAI间隔起搏手术后房性期前收缩(PAC)次数与发作例数、房性心动过速(AT)阵数和阵发性心房扑动/颤动(PAFL/PAF)阵数均明显减少(Plt;0.05),AT,PAFL/PAF 发作例数也均有减少趋势(P均gt;0.05);DDD和VVI间隔起搏术后能减少室性期前收缩(PVC)次数(Plt;0.05),室性心动过速(VT)阵数,PVC,VT发作例数也均有减少趋势(P均gt;0.05);单用VVI间隔起搏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也有减少趋势(Pgt;0.05)。结论: 对于有安置埋藏式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施行房间隔和室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能减少PAC,AT,AFL/AF,PVC,VT的发生。 【关键词】 间隔起搏;心律失常; 近期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ptal pacing to arrhythmia.Methods: Sixtyte and(or) high/third degree AV block aker in atrial septum and(or) the right ventricular septum. Tic electrocardiogram(DCG) aker implant in these patients planted successfully at septum in all patients ature atrial plexs(PAC),the arrays of 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AT),the arrays of paroxysmal atrial flutter/fibrillation(PAFL/PAF) and the episode cases of PAC monitored by DCG onitored by DCG arkedly(Plt;0.05),the arrays of VT, the episode cases of PVC and VT tended to be reduced,the latter ias tended to be reduced(Pgt;0.05). Conclusion: The septal pacing ias.   [Key ia; recent therapeutical effect   心律失常是引起各种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中房性期前收缩(PAC)、房性心动过速(AT)、心房扑动(AFL)、心房颤动(AF)、室性期前收缩(PVC)和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 治疗 一直是一个难题,在各种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一直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但疗效一直不佳,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阵发性AT,AFL,AF,VT)药物常不易控制,且从上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一些药物虽可使期前收缩减少,但患者总死亡率上升。探索心律失常新的治疗方法一直是 现代 心脏病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一些临床试验表明[2-3],房间隔和(或)室间隔起搏能发挥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并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改善预后,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我院自2007年6月起施行房间隔和(或)室间隔部起搏术,术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黑蒙和(或)晕厥消失,头晕、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并发现能明显减少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住院患者62例,女34例,男28例,年龄43~87(71.64±10.37)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22例,其中1例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AVB);高度或三度AVB 40例(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动过缓症状,其中36例患者有黑蒙和(或)晕厥史。起搏器植入前均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对21例SSS(窦性心律,其中2例有阵发性AFL/AF)和25例三度AVB(窦性心律,其中3例有阵发性AFL/AF)患者行房间隔和室间隔DDD起搏,对1例SSS患者行房间隔AAI起搏,对15例三度AVB(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9例窦性心律)行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