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 report on technical analysis of 2007 computer virus situation investigatio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中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 report on technical analysis of 2007 computer virus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本期特稿本栏目由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鬻謦鬻i糕l徽夔瀚隧i骖i静i筝
又爆发了“口令蠕虫”病毒(Dvldr32),5月份出现了“大无极”
一.我国计算机病毒疫情网上调查简介 病毒变种,8月份全球计算机网络遭受了“冲击波”病毒的袭
自从2001年4月,由公安部主办了我国首次计算机病毒击。2004年5月份,又出现了“震荡波”病毒。因此从病毒的
疫情网上调查工作以来,今年已经是第七次调查活动。每次调 时间分布图分析,在每年的第二季度还是重大病毒的高发期。
查活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 2005年,计算机病毒呈现出较为稳定的趋势,没有出现造成
检验中心以及国内外各病毒防治产品生产厂家和计算机用户都 网络大范围瘫痪的病毒事件。2006年继续保持这种趋势,但
积极参与。并且从第三次疫情调查活动开始,各地公安机关公 是病毒发展出现另一种新趋势——趋利性增强。2006年5至6
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和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
心也参加了调查活动,调查内容也从计算机病毒疫情拓展到网 80%:…≯兰坐7。7甄芝:!耋方!……一≯一一 、:!耋鲈……~
络安全状况。由于近两年来,针对网上银行的攻击事件日益增 60%
多,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也首次参加了调查活动。
40%
=.我国当前面临的计算机病毒疫情 20赫
0%
2007年,全球的计算机网络继续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没
圈l计算机病毒感染率
有出现大规模网络拥塞和系统瘫痪事件。但是,我国发生了
影响较大的“熊猫烧香”等病毒事件,病毒的趋利性进一步
增强,网上制作、贩卖病毒、木马的活动日益猖獗,利用病
毒木马技术进行网络盗窃、诈骗的网络犯罪活动呈快速上升
趋势,这些情况进一步显示出计算机病毒新的发展趋势。
1.我国计算机用户病毒感染情况
截至2007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从2001年的2650
万激增到目前的1.62亿,仅次于美国2.1l亿的网民规模,位
居世界第二。而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在连续两年呈下降趋
势后,2007年又出现较大反弹达到91.47%(见图1)。在受病毒
圈2病毒重复感染情况
感染的用户中,自从2001年以来,感染病毒3次以上的用户
超过56.65%,特别是2003年,感染病毒3次以上的用户数量
曾经达到83.67%。2005年3次以上感染率为60.82%,2006
年为52.16%,2007年为53.64%,虽然没有较大增长,但还
维持在较高水平(见图2)。
在2001年的5月份,2001年的10月至11月份和2002年
2至4月份出现病毒感染的高峰。在这3个时间段中恰好是“欢
乐时光”病毒、“尼姆达”病毒、“求职信”病毒和GOP等病
毒的高发期。2003年,计算机病毒即出现异常活跃的迹象:1
月25日,全球爆发“蠕虫风暴”病毒(SQLl434),3月25日。 图3不同时期病毒感染情况
28 晒凹凹庸is哪矗g姻④圆期口D
万方数据
联想网御缔造信息安全第一品牌本期特稿
月份相继出现针对银行的木马、病毒事 多地帮助木马传播,从而攫取更大的非法经济效益。“熊猫烧香”病毒在几个月的
件和进行网络敲诈活动的“敲诈者”病 时间里感染了数以万台机器,疯狂下载、运行各种木马程序,给被感染的用户带来
毒。自2006年11月至今,我国又连续
重大损失。继“熊猫烧香”之后,复合型病毒成为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g环境下本地传输网演进思路的研究 the evolution of local transmission network in 3g environment.pdf
- 3g热卷土重来.pdf
- 3g及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究领域深度观察 research area of 3g &broadband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pdf
- 3g时代,速度制胜.pdf
- 3g建设快马加鞭核心网优同步相伴.pdf
- 3g时代手机的安全问题——访网秦天下副总裁卢竞 security issues of mobile phone in 3g era.pdf
- 3gpp lte中femtocell数据信道干扰管理策略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of femtocell data channel in 3gpp lte.pdf
- 3g时代光通信机遇何在.pdf
- 3g时代的业务特征和营销策略 service identities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in 3g era.pdf
- 3g时代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思考 mobile e-commerce security issues in 3g era.pdf
- 传输本地网拆环优化实例研究.pdf
- 传输的科技声音的舞台——访 salzbrenner stagetec媒体集团总裁stephan salzbrenner先生、中国分公司总经理曾东先生.pdf
- 传送网跨厂家设备硬件对接方案设计 design on interconnection method of cross-manufacturer equipment in transport network.pdf
- 传统的主机安全技术如何成为等级保护安全支撑环节.pdf
- 传统光学光刻的极限及下一代光刻技术 ultimate resolution of conventional optical lithography and next generation optical lithography technique.pdf
- 串并联谐振变换器是电除尘器电源的最佳选择 the best choice for esp power-sprc.pdf
- 串行led驱动器与dsp的接口及编程 interface and programming of dsp and serial display driver.pdf
- 串行通信系统接口模块的设计与优化 a optimal design of ser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rface module.pdf
- 串联谐振电容器充电电源特性研究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ies-resonant capacitor charging power supply.pdf
- 串联微环谐振器的光学特性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series-coupled microring resonators.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