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果穗秃尖性状遗传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8,41(1):280-285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玉米果穗秃尖性状遗传分析
1,2 1 1 1 1 1 2
孟昭东 ,张发军 ,丁照华 ,孙 琦 ,汪黎明 ,郭庆法 ,王洪刚
1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济南 250100 ;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山东泰安 271018 )
摘要:【目的】采用秃尖与不秃尖两种结实类型的育种材料分析玉米果穗秃尖性状的遗传特点。【方法】试验
以不秃尖类型自交系lx01-3 和秃尖类型自交系wx04-1及其F 、F 、BC 、BC 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低密度种植以
1 2 1 2
促进植株个体发育,分析各世代群体的果穗秃尖表现。【结果】F代植株的果穗均为秃尖类型。果穗秃尖与不秃尖
1
类型的分离比例在 F 群体中为 12.78 ﹕1,在 BC 群体中为 2.75 ﹕1。经卡方测验,符合 2 对基因间存在重叠作用
2 1
的遗传特点。SPSS分析表明,F2 群体中秃尖类型果穗的秃尖长度性状分布曲线呈明显的偏态分布。【结论】(1)结
实类型是由 2 对存在重叠作用的基因所控制的质量性状。秃尖类型对不秃尖类型为显性;(2)秃尖长度属于存在
主效基因作用的数量性状。
关键词:玉米;秃尖类型;结实习性;显性遗传;重叠作用
Inheritance of Ear Tip-barrenness Trait in Maize
1,2 1 1 1 1 1
MENG Zhao-dong , ZHANG Fa-jun , DING Zhao-hua , SUN Qi , WANG Li-ming , GUO Qing-fa ,
2
WANG Hong-gang
1
( Maize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tional Maize Improvement Sub-center, Jinan 250100;
2Agronomy College,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ional Wheat Improvement Sub-center, Taian 271018, Shandong)
Abstract: 【Objective 】The ear tip-barrenness trait in maize (Zea mays L.) was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tip-barren and
tip-barrenless.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its in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