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地源热简介
地源热泵简介
一、发展历史
地源热泵(Ground-Source Heat Pump)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12年瑞士的一份专利文献中,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在一些北欧国家的供热中得到实际应用。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地源热泵在上世纪70年代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此时主要采用水平埋管的方式。水平埋管占地面积大,而且水平埋管的地热换热器受地表气候变化的影响,效率较低。因此这种水平埋管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不适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北美也形成了利用地源热泵对建筑进行冷热联供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新一轮高潮,技术逐渐趋于成熟。这一阶段的地源热泵主要采用竖直埋管的换热器,埋管的深度通常达60~200米,因此占地面积大大减小,应用范围也从单独民居的空调向较大型的公共建筑扩展。国外在开发竖直埋管换热器时对保护地下水资源不受污染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钻孔、下管以后,再用水泥、膨润土等材料把井筒密封,杜绝了地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层或各地下水层之间互相贯通的可能性。
二、空调系统的主要型式
地源热泵的地下环路中的介质是水或防冻液溶液,根据其供热(冷)介质(承担室内负荷的介质)的组合方式不同,地源热泵主机可分为:
水-水系统、水-冷剂系统、水-空气系统热泵。与此相应的空调系统型式主要有三种:
1.水-水系统
水-水系统热泵主机的制冷工况与普通冷水机组的功能相同,即它是空调系统的冷源,为各种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提供冷冻水(二次冷媒)。不同的是它所具有的供热工况-热泵运行方式,能够为空调系统提供45~550C的热水。在选用该型主机时,应着重注意两点:一是空调系统供热工况或供暖方式末端装置的选择、设计应与热媒参数相匹配;二是该型主机制冷与供热工况间的转换一般是通过机外二次冷媒水与地热换热器循环水流道切换实现的。因此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这一要求。
2.水-冷剂系统
水-冷剂系统热泵主机与冷、热两用的家用分体式空调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它利用地热换热器循环水作为热泵制冷工况的冷却水和供热工况的低温热源。家用分体空调中体积庞大、噪声污染严重的室外机被两根循环水管所取代。由该型热泵主机组成的空调系统与风机盘管系统基本相同。只是前者承担室内负荷的是制冷剂,而后者是冷冻(热)水。因此,该型热泵主机的选择、设计、安装与控制可参照风机盘管系统进行。
3.水-空气系统
水-空气系统热泵主机与全空气系统中空调机组的作用相同。不同的是前者自身具备冷热源,其蒸发器(或冷凝器)相当于空调机组的表冷器(或加热器)。因此,该型热泵主机的热效率高于水-水系统热泵主机。在不需要二次冷(热)媒的情况下,宜优先考虑选用这种主机。该机组的选择设计方法与空调机组的基本相同。应注意的是二者的热媒参数有所不同,在确定加热器(冷凝器)面积时应区别对待。
三、地源热泵空调方案设计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热泵(制冷)机房、室内空调末端和地热换热器。其中热泵(制冷)机房与室内空调末端与传统空调相应部分没有多少区别。地源热泵空调与传统空调对于这两部分的方案设计及初投资基本相同。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地源热泵空调用地热换热器取代了传统空调中的热源(如锅炉、集中供热的热交换器)和冷却塔。因此,现就地热换热器的方案设计、使用条件和初投资作一简要分析。
1.地热换热器方案设计
(1).地热换热器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竖直U型埋管换热器采用在地上钻孔,然后在孔中插入U型管的方法,构成一个地热换热器。一个钻孔中可设置一组U型管或两组U型管。然后用封井材料把钻孔填实,以增加钻孔中的传热能力,并防止地面污水流入地下含水层。对于住宅楼和公共建筑,一般需要有若干个钻孔组成的一群换热管道。总钻孔量由建筑物冷热负荷大小、岩土层热物性、地下可利用温差、热泵机组性能及地热换热器施工安装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然而无论是业主,还是设计人员,在方案设计阶段都需要了解大致的地埋管数量、初投资以及所需的地下埋管空间,以便方案的取舍。因此用指标概算法估算地热换热器的容量、用地及费用等,常常是探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可行性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就需要给出每kW负荷需要多深的埋管,或者每米埋管(或孔深)换热量的多少,即地热换热器方案设计的概算指标。
(2).注意的问题
应当指出的是:每米孔深换热量,与地下传热可利用温差,即南北方地区有很大关系,还与地下水位的高低和岩土层含水量多少等因素有关。数值为一般情况下的估算值。如地下水位较高或岩土层含水量较大,可适当增大每米孔深换热量。同样建筑面积与地埋管面积之比也与钻孔深度、地埋管间距和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切相关。
单位孔深换热量是地热换热器设计中最重要的数据,它是确定地热换热器容量、确定热泵参数、选择循环泵流量与扬程、计算地埋管数量与尺寸等的依据。单位孔深换热量估算偏大,必然导致埋管量偏小、循环液进出口温度难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