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相集选录-清-董应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崇相集选录 崇相集选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崇相集选录   董应举撰   严海禁疏(万历四十年十月吏部文选司员外董应举题)   为触事陈愚,乞严海禁、原录封疆任事戮力收功之臣,以弭乱萌、以风有位,以保万 万年治安事。   臣闻天下之患,其来有渐,其发不可御。其初必有先见之士折其萌,其后必赖忠武之 臣收其败;其萌不折,其败乃成。然而世重言之者,恐无益而先受其祸也。臣,吏部司属 也;所职在知人察吏。此外宜不必言者,而患有关一方、系天下,昔尝其毒,今且更甚; 不早言之,他日将有不可支之患:故臣不得不言。   臣,闽人也。闽在嘉靖之季,受倭毒至惨矣:大城破、小城陷,覆军杀将,膏万姓于 锋刃者十年而未厌。倭之视闽如剃草焉,岁劫、岁焚、岁杀;有司将吏,狼顾胁息而莫之 谁何!其后乃得戚将军继光者从浙提兵转战与俞大猷渐次收复,搜山捣海、竭智穷力,出 闽于血肉水火之中而存其遗孑。盖至穆庙之世,而闽始完。其祸之惨烈而难收如此。推其 祸始,乃由闽、浙沿海奸民与倭为市;而闽、浙大姓没其利,阴为主持,牵连以成俗。当 时抚臣朱纨欲绝祸本,严海禁;大家不利,连为蜚语中之,而纨惊死矣。纨死而海禁益 弛,于是宋素卿、王直、陈东、徐海、曾一本、许恩之流争挟倭为难。自淮   扬以南至于广海万余里,无地不被其残灭;而闽祸始惨矣。当时微继光,无论东南, 闽非国家有也。臣闻劫数将至,民生外心。昔日东南之乱,天地一大劫也。去今未五十 年,民又生心,相率与倭为市。福州,首郡也;处八闽之脊,而绾其会。福州有事,则八 闽中断而不相属。臣幼时闻诸父老:嘉靖末,倭肆劫得志,一夕谈笑,肉薄城下不过千 人;城上人股栗,江上兵船衔尾闭眼欲走。当事者不得已,括金帛啖之;扬扬而去。当时 幸城内无通倭者耳;设有一焉为之内应,省城必危。省城危,而八闽之道不通,无闽矣。 今之与倭为市者,是祸闽之本也;而省城通倭,其祸将益烈于前。臣闻诸乡人:向时福郡 无敢通倭者;即有之,阴从漳、泉附船,不敢使人知。今乃从福海中开洋,不十日直抵倭 之支岛,如履平地;一人得利,踵者相属。岁以夏出,以冬归;倭浮其直以售吾货,且留 吾船倍售之,其意不可测也。昔齐桓欲取衡山,而贵买其械;欲收军实,而贵籴其粟。即 倭未必然;然他日驾吾船以入吾地,海之防汛者民之渔者,将何识别;不为所并乎?万一 有如许恩、曾一本者乘之,不贾白衣摇橹之祸乎?又况琉球已为倭属,熟我内地,不难反 戈;又有内地通倭者为之勾引。此非独闽忧,天下国家之忧也。臣闻伏卵翾飞,牙蘗穿 屋;蛰蝮被山,乳蚁漏海:事有未作,乱有未形;况其已著者也!使嘉靖之季早严海禁, 则王直必不敢自徽往,徐海、陈东不敢自浙往,曾一本、许恩不敢自闽、自广往;东南受 祸,安得若是烈也!由今思之,则朱纨曲突徙薪之策,胜于十万之师。犹当追录而祀之, 奈何使蒙不白之冤于异世乎?戚继光收复闽土,庶几十一于汤和;况乎坐镇蓟门十五年一 尘不耸,不知省国家几千百万钱粮、全边塞几千百万赤子!乃生不蒙列土之封、死不获华 衮之谥,将何以劝忠勇而鼓其死力也!嗟呼!世平则文吏持议,使先见之士不得终其谋; 世乱则武夫效死,至治平而复忘之。国之大患,故在于此。昔弦高犒师,秦兵却走;契丹 狃宋,莱公戒心;智高蓄谋,宗旦蒙死。今臣乡群通倭而臣独言之,则臣之家族必受其祸 矣。然臣不言,则全闽祸而国家亦祸。语有之:『先事而言,是谓不祥;后事而言,国受 其殃』!臣不敢避「不祥」之祸,使至于殃国;故敢冒昧上闻。伏乞敕下臣部早选才望、 有方略者为福建海道,专主海禁;假以便宜:凡恶少通倭者及大姓出母钱资之通倭者,皆 重法以折其萌,比于武王「拘戮群饮」之义。若海道能禁绝通倭,卓有成绩,加衔进秩, 与之久任;或照边方兵备,一体超升。仍乞敕下兵、礼二部,议勘朱纨当日因何而死?果 无他罪,止因海禁为士大夫所中,乞为申白,建祠原镇地方以风任事之臣;详勘戚继光救 闽功次并蓟们十五年不中虏患,其功当比何人?或并名将俞大猷一体赐谥,使忠勇者乐忘 其死;亦今日之急务也。   臣伏见陛下圣德,上符世庙。而嘉靖末年东南多故,当时国家财力尚饶、材武尚众、 法令尚严,而荡平祸乱犹尚如是之难。今财力匮乏、法令废弛,天下仓库如洗、国储不能 支二年,加以建酋佯顺卑翼以俟、粤东夷市变煽难知、沿海倭患旦夕不测,而虏封未就、 羌变时作,水旱妖怪无处不有。陛下方举万万年之觞,大小臣工讳言职事;臣不知将来之 所终!臣肉不足以润斧锧、骨不足以填坑堑,独有报国枯肠欲先事而吐,以当唐人千秋之 一鉴。伏惟陛下裁察!   答沈宁海(壬子)   □□□报正叹息时平武节之难为功,从古已然;不独将军然。使有志烈者为将军愤怒 投书抵几,将军何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