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2p网行业2015年的发展趋势
p2p网贷行业2015年的发展趋势
------以下内容由专业的互联网金融IT解决方案供应商 帝隆科技 与您分享-------
2014年已接近尾声,p2p网贷行业还在上演最后的狂欢。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19日,中国p2p网贷成交量达3057亿元,相较于2013年的874.19亿元的成交量来算,同比增长了250%。不得不说,2014年的p2p网贷行业,成为了除银行体系以外的差异化融资服务中的典型。 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用户体验和渠道为代表的线上金融化趋势,把p2p网贷行业再度推至舆论浪尖。2015撞上p2p网贷,又将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笔者就p2p网贷监管季的来临与你大胆猜想2015年中国p2p网贷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监管细则呼之欲出,行业面临快速洗牌
2014年,中国p2p网贷行业明确规定由银监会监管,这标志着国内p2p网贷行业将从散兵游勇逐渐编制为正规军。据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透露,P2P监管细则或将于2015年初出台,这意味着未来将死一大批劣质平台,而优质的网贷平台将成行业宠儿,甚至有些平台将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体,得到关联方机构增信、共享关联方客户资源。 2015年的中国p2p网贷市场,将面临“风停了,猪还是猪,能飞起来的只有老鹰”的现实。
2014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传统pc网民规模。此数据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你还在抱着PC端做用户体验升级,而不关心或只是淡淡关心你的手机端开发,那你将会慢慢流失掉所有用户,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不少p2p网贷公司也开始觉醒,某家公司的技术总监说:“如果中国网贷公司没有在移动端推出拳头产品,且不说监管之风没等来,就先被移动互联网浪潮拍死。而移动端要解决的先决核心问题是安全和便捷,我们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做着这件事。”可见,2015年手机端的博弈将成为网贷行业的第二战场。
大数据时代,中国诞生了BAT三大互联网巨头,推出了阿里信贷、搜索引擎、淘宝数据魔方等数据平台,拥有了全球第一的互联网用户量和移动用户量,“数据是新的石油和金矿”被普遍认同。p2p网贷平台一直苦于中国征信体系不完善,无法有效应对信用风险的现状,不少平台采用线上和线下双向组合拳来积累基础数据,建立交叉征信,以求走向正规化。 征信渠道多样化,征信数据综合化,这说明网贷平台大数据金融的意识在觉醒,相信2015年p2p网贷平台还将持续发力征信技术、云计算等专业信息化方式对其基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因为大数据金融是未来金融的重要发展趋势。 未来,p2p网贷行业将借助技术和大数据的力量,建立自己的数据化风控模型,甚至有些p2p平台将向专业征信机构转型。
2014年,由于p2p网贷市场化土壤不够结实,各大p2p网贷平台绞尽脑汁探究如何能在1500多家p2p网贷平台中脱颖而出,诞生了各种各样的p2p网贷模式:纯p2p中介模式;合作型模式的微财富;类ETF模式;债权打包模式等。各大网贷平台都在寻求差异化产品,作为行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帝隆P2P网贷系统是行业第一品牌,为金融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全网运营服务,目前已完成标准版、P2C理财版、票据理财版、小额贷款版、供应链金融版、定制版、微信版及移动客户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灵活增加系统功能模块,为金融企业和投资机构提供P2P网贷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借款人和投资人搭建一个安全、高效、稳定的网络服务平台。
2015年,p2p网贷行业还将承继差异化理念,行业模式逐渐细分,除了以上说的那些模式以外,还有由此衍生出来的网贷第三方垂直门户,网贷垂直搜索服务和互联网货币等。但大多数网贷平台还将采用O2O的P2P模式,做精做透,如细分医疗、环保、汽车、拍卖行、旅游等行业融资。
传统金融产业链条落后,p2p网贷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一部分,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电商交易平台、搜索等数据,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以此来圈住用户,给用户带来极致便捷的互联网理财体验。
目前p2p网贷探究最多的还是在其模式上的千奇百怪,而鲜少有人关心整个行业抗风险能力还有待通过市场化、风险化手段的加强。原因很简单,模式易复制,风控难拿捏。 2015年监管细则的出台,相信各大网贷平台不想谈风控也不得不谈了。大数据和支付信用为基础的金融化趋势面前,互联网前端便捷的用户体验和后端科技、数据支撑的风险管控能力,将成为2015年p2p网贷平台发力的一部分。
目前大多数p2p网贷平台没有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打着平台担保或第三方担保公司“兜底”的旗号,也吸引大批量的投资人。而第三方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用很高,通常都在2%-5%左右,间接提高了融资成本。国内p2p网贷违反了原始p2p网贷平台的本质,而且越走越偏,2015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