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31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吉林财经大学 朱丽娟、杨雪娇、徐莹莹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引言 5
一、文献综述 5
(一)国外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5
(二)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6
二、我国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现状 8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8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8
四、建立因子模型 10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10
1.指标选取原则 10
2.建立指标体系 11
(二)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过程 13
1、模型检验 13
3、分析因子载荷矩阵 15
4、得出因子模型 17
5、聚类分析 18
四、结论及建议 20
参考文献 22
摘要
本文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从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地域城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等四个方面建立全国31个省的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建立截面数据模型,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差异。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城镇化因子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which based on economic levels, living standards,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geographic extent of the four aspects of civilization to establish the countrys 31 provinces, urban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cross-sectional data model, first u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analysis of the countrys 31 provinces,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Keyword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引言
众所周知,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再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目标是,到2050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中国的城镇化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滞后阻碍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转移,固化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限制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抑制了总需求的扩张,从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的推进。目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推进城镇化,需要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将拉动投资需求,扩大就业需求,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结果,也是和工业化过程相伴并互动的结果。从客观意义上讲,由于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之间的差别使得一些具有优势的地区取得先行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促进了大中城市的产生。
“增长极”这一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首次提出来的,它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佩鲁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在每个地区都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相反,在一定的时期,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经济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
1957年,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又称“循环累积论”。他认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性,这种差距的存在是因为存在“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等受到要素收益差异而发生的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的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都是大致相等的,且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此时,如果某些地区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等产生差距,这种差距的产生会进而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遗体表面防腐操作擦拭涂抹法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遗体防腐整容操作废液收集方法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unit1Financialsystem金融英语第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pptx VIP
- 2024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1] .pdf VIP
- 教学课件 管理学基础(刘璇 张永良).ppt
- 教学楼、教学楼水电施工组织计划.docx VIP
- 41水平五 篮球单元18课时计划-《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说课稿.docx VIP
- 遗体防腐操作废液排放的监测及控制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我的梦中国梦——共筑中国梦PPT课件.pptx VIP
- 中国天眼完整版本.ppt VIP
文档评论(0)